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第86节(3 / 4)
“井熙你终于回来了,”牛思辰高兴的喊,“这里有你一封信,是不是英文期刊的过稿信啊?”
过稿信三个字,她喊得尤其大。
懵懵懂懂的大一生还没有完全被天才们打击得丧失信心,对于研究工作,依然充满了向往。
井熙这才明白,这些人围过来是怎么回事。
她接过牛思辰手里的大信封,看到那个熟悉的期刊名还有自己姓名的英文拼写,笑着点头:“是的,是我之前投的一篇论文,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这个是sci收录的期刊吧?影响因子多少?”一个学姐问。
“不太多,只有0.25-0.3。”井熙回答。
sci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这份期刊两年内被引用次数除以两年间在这份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总数量得到的一个值,虽然不能完全以此判断论文的质量,但确实是一个非常直观方便的标准。2
影响因子1一下的期刊,大概属于鸡肋级别,尤其在电子微电子这样的当前热门领域,这个数值基本说明,这只是一本很一般的入门级期刊。
刚被学姐们科普了影响因子的大一生,听到井熙的回答还有些失望,反而是学姐们看起来很羡慕:“只要手上有一篇sci,保研就足够了,你才大一就能拿到影响因子,不管是想进实验室还是保研,都会容易得多。”
井熙礼貌的笑了一下。
其他人还在等着井熙拆信,看热闹一时间散不去,井熙也干脆拿起小剪刀。
出乎意料,厚厚的牛皮纸里只有一封手写信,和几套被装订好的英文论文,却并没有正刊。
“是退稿信?”一个大一学生失望的问。
井熙看了一眼信:“信上说已经通过了,下个月才会寄样刊。”
“不需要修改?还是你已经改过了?”某个被各种大修小修折磨得麻木的学姐忍不住问。
“也是运气好,没有打回来修改。”井熙说。
论文投稿最常见的除了直接通过或者不通过,还有大修和小修。
小修算是比较简单的,可能只是遣词用句或者某些细节不符合要求,大修就头痛了,有可能打回来折腾半年,最后却依然是不通过。
至于直接通过不需要修改——不说论文质量如何,至少说明,井熙这篇论文的框架和细节足够规范,没有修改的必要。
几个学姐的眼睛瞬间亮起来,琢磨着什么时候单独向她请教怎么写英语论文的事。
一个擅长英文论文模板的学生,对这时候国内不少教授来说,都是宝贝!
好消息接二连三,收到论文过稿函的第二天,井熙又接到了实验室的面试通知。
钱宏利教授主持的光电实验室,是她在高中时代就很向往的地方,进清北之前,她已经看了好几篇这个实验室发表的论文,尤其馋那里头的设备。
就算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小富婆,未来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她所拥有的财富可能滚得更加庞大,但是在正经的科学研究面前,这点钱依然不值一提。
现代科研,从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花钱的事情,一间顶级实验室,每年的运行经费往往动辄数亿,甚至十几亿美元。
这么多钱,就算直接点燃烧了,也依然比不过一间实验室正常的烧钱速度。
一间抠抠搜搜的实验室,一般也就意味着很难做出什么重量级的成果,而如果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实验仪器,哪怕只是随便跑跑,都有希望在顶级期刊上水一篇论文。
若干年后,清北已经长成一个庞然大物,每年的经费高达三百亿元,也是国内最财大气粗的科研巨兽,即便如此,也就堪堪有资格与国外展开竞争而已。
而现在,哪怕每年几百上千万的经费,也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条件了。 ↑返回顶部↑
过稿信三个字,她喊得尤其大。
懵懵懂懂的大一生还没有完全被天才们打击得丧失信心,对于研究工作,依然充满了向往。
井熙这才明白,这些人围过来是怎么回事。
她接过牛思辰手里的大信封,看到那个熟悉的期刊名还有自己姓名的英文拼写,笑着点头:“是的,是我之前投的一篇论文,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这个是sci收录的期刊吧?影响因子多少?”一个学姐问。
“不太多,只有0.25-0.3。”井熙回答。
sci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这份期刊两年内被引用次数除以两年间在这份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总数量得到的一个值,虽然不能完全以此判断论文的质量,但确实是一个非常直观方便的标准。2
影响因子1一下的期刊,大概属于鸡肋级别,尤其在电子微电子这样的当前热门领域,这个数值基本说明,这只是一本很一般的入门级期刊。
刚被学姐们科普了影响因子的大一生,听到井熙的回答还有些失望,反而是学姐们看起来很羡慕:“只要手上有一篇sci,保研就足够了,你才大一就能拿到影响因子,不管是想进实验室还是保研,都会容易得多。”
井熙礼貌的笑了一下。
其他人还在等着井熙拆信,看热闹一时间散不去,井熙也干脆拿起小剪刀。
出乎意料,厚厚的牛皮纸里只有一封手写信,和几套被装订好的英文论文,却并没有正刊。
“是退稿信?”一个大一学生失望的问。
井熙看了一眼信:“信上说已经通过了,下个月才会寄样刊。”
“不需要修改?还是你已经改过了?”某个被各种大修小修折磨得麻木的学姐忍不住问。
“也是运气好,没有打回来修改。”井熙说。
论文投稿最常见的除了直接通过或者不通过,还有大修和小修。
小修算是比较简单的,可能只是遣词用句或者某些细节不符合要求,大修就头痛了,有可能打回来折腾半年,最后却依然是不通过。
至于直接通过不需要修改——不说论文质量如何,至少说明,井熙这篇论文的框架和细节足够规范,没有修改的必要。
几个学姐的眼睛瞬间亮起来,琢磨着什么时候单独向她请教怎么写英语论文的事。
一个擅长英文论文模板的学生,对这时候国内不少教授来说,都是宝贝!
好消息接二连三,收到论文过稿函的第二天,井熙又接到了实验室的面试通知。
钱宏利教授主持的光电实验室,是她在高中时代就很向往的地方,进清北之前,她已经看了好几篇这个实验室发表的论文,尤其馋那里头的设备。
就算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小富婆,未来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她所拥有的财富可能滚得更加庞大,但是在正经的科学研究面前,这点钱依然不值一提。
现代科研,从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花钱的事情,一间顶级实验室,每年的运行经费往往动辄数亿,甚至十几亿美元。
这么多钱,就算直接点燃烧了,也依然比不过一间实验室正常的烧钱速度。
一间抠抠搜搜的实验室,一般也就意味着很难做出什么重量级的成果,而如果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实验仪器,哪怕只是随便跑跑,都有希望在顶级期刊上水一篇论文。
若干年后,清北已经长成一个庞然大物,每年的经费高达三百亿元,也是国内最财大气粗的科研巨兽,即便如此,也就堪堪有资格与国外展开竞争而已。
而现在,哪怕每年几百上千万的经费,也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条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