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长石自然是思念了家人,可他不能南归。
  刘长石如今的处境,他也明白,在一个关键的时刻。特别是东屠国太小了,到底他心里也是虚着的。
  战争之事,关乎了家国的命运。
  东屠国太小,承受的风险就很大。
  与新罗国的一战,若是胜利了,得到了新罗国的地盘。这东屠国壮大起来了,自然是到时候再接了家人不迟。
  那时候,有了底气的话。想来,总能给家人一份安宁。
  可如今?
  若是与新罗国的战争出现了意外呢?
  没有百战不败的将军。
  哪怕将军敢言万胜,绝对是假话。
  战争,七分的谋划,三分的天意。
  在结果没出来,是赢是输?是没有绝对的把握。当然,只不过是准备越多,胜算越大。
  就像是东屠国与新罗国的战争,刘长石谋划太久了。在他成为了东屠国的君王时,他已经有北望新罗之心。
  只是一直在忍耐,一直在布局。
  当然,战略嘛,是刘长石交予军机阁的翰林们,一一推演过的。这是集众人的智慧力量,布下的行事策略。
  一人计短,多人计长。
  刘长石从来不觉得,他是天才。他只是一个幸运儿,得到了两分记忆。所以,他能行事之时,借助了后世的智慧与成果。
  不管是武器工坊,还是贸易与海捕,又或是钢铁与煤的利用,又或是热武器的推进。
  刘长石提供的,都是记忆里得到的知识。真正发挥了效果的不是他。而是那些在工作岗位,实实在在奋斗的人们。
  刘长石是一个懂的自我克制的人。
  在刘长石学到的经验里。那便是一个想当成功者的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克制自我。因为,你连自己的贪念与欲望都制伏不了。
  那么,你怎么能肯定,你的理智尚在?冷静与理智,这也是大智慧。上位者,需要它们。
  “那么,明年……”
  “拿下了新罗国,就启动迎接爹娘……”
  “迎接我的家人来东屠国的行动吧。”刘长石做出了决断。他是一个果敢之人,不会左右扭捏。
  上位者,需要决断。
  因为,似刘长石这位东屠国的国王身边,也有军机阁的翰林们给出谋划策的。所以,在无数的方案里,他需要决断出了,让他最满意的一套方案。
  当然,备用的方案,肯定也要先择备份。
  说起来。
  东屠国的教育,这也是刘长石的努力成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