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在极快的时间里,成为了比男宠更亲密的存在。
  两个人相识不久,他就敢打着胆子吃同一根糖葫芦,还赖在自己的身边撒娇逗趣。
  这样的直接,在旁人眼里,都不可思议而且放肆。
  可是虞鹤最清楚不过,自己要的,就是这种恰如其分的亲近和温暖。
  哪怕相识不久,他也敢用这样直接的方式,给自己想要的东西。
  所有的亲昵和接近,都是无关情欲和暧昧的,该保持距离的地方他避的干干净净,该恣意洒脱的时候也毫不矜持。
  与其说,这是城府深厚,善察人心,不如说这是一种本能。
  一种察觉到别人的真实需求,和预判回应的本能。
  朱寿瑛在每一次做出看似过分放肆的事情的时候,几乎都在试探自己的底线和需求。
  可是自己就喜欢这样直接而又坦荡的方式。
  她如果对别人也如此,那就是不识分寸。
  可凭直觉来看……这孩子在外人面前,恐怕又是一副面孔。
  “寿媖,”虞璁看向她,淡淡道:“你这直来直去的性子,是谁教你的?”
  小孩儿愣了下,想了想道:“儿臣逾矩了吗?”
  这一句反问,反而让虞璁不想再追问下去了。
  “父皇告诉你,”虞璁心里叹了口气,心想这孩子长大了以后,自己未必管的住:“想赢,要学的……就是观察。”
  观察二字,是对于帝王而言,最为重要的东西。
  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认知所处的环境和情况。
  可是真的想要做到,哪怕活到虞璁这个份上,也略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古代的帝王最难的,就是识人和识境。
  这两件事,在嘉靖帝朱厚熜和崇祯帝朱由检身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朱厚熜赢了识人,输了识境。
  他这一辈子,都如同玩狼人杀一般,在不断的判定和鉴别忠奸。
  除了忠奸之外,还要不断地转换着利用奸逆,来达成权术的制衡。
  最开始,是杨一清和桂萼张孚敬的拉锯和党争。
  然后杨一清倒台暴毙,夏言加入战局,和郭勋桂萼再次纠缠不清。
  每一个臣子都看似忠心耿耿,在自己面前都表现的滴水不漏。
  可是背后到底是什么嘴脸,到底应不应该剔出这场棋局,只有皇帝一人可以判断。
  没有任何可以帮忙参谋的人,也没有任何可以辅助的工具,只能靠内心的反复斟酌和现实的试探来确认,谁可以成为首辅,担当大位。
  他重用严嵩,玩弄夏言,自己埋首于青烟丹炉之后,却把整个朝廷都控制在了掌心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