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禄令哪怕修订的再滴水不漏,这些人也有法子来造出假象来,继续瞒天过海的捞钱。
  这次南下,最好看看各港口和南京的情况,同时象征皇帝身份的东西也要一并带上。
  虞璁揉了揉眉头,心想这事跟智囊团的人讲,恐怕又是更麻烦的一轮舌战。
  私心也好公务也罢,总该出宫城了去看看实地情况。
  但如果半路出了问题,皇帝皇嗣全折在那了,恐怕也会很麻烦。
  之前西巡那可都是大张旗鼓的带着军马去的,可这一次毕竟是微服私访啊。
  果不其然,等皇帝略有些忐忑的把这想法说出来,智囊团的诸人都安静了。
  虞璁看着那几个老头,心想果然这步子迈的太大了,怕是让他们心里也不好办。
  “多带些侍卫吧。”杨慎叹气道:“监国这边,自然会稳妥的提前准备好的。”
  李承勋已经从蒙古折返,留下毛伯温在那边协调军务。
  他看向皇帝,也欲言又止,只点了点头。
  不拦着我?一句反对都没有说?
  虞璁愣了下,心里突然也有了数。
  这几年里,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几样是大臣们能拦得住的?
  与其费时间再互相拉锯,还不如把事情办得尽可能稳妥些。
  “王琼已经折返回京,安排了明日与您会见,”虞鹤在旁边低头道:“外交的事情已经按流程准备由礼部交代给严世藩,让他担任新职。”
  虞璁闻言抬头,惊讶道:“王琼回来了?”
  老爷爷之前在吐鲁番那边,这天高地远的折腾回来担任承学,也真是身子骨硬朗啊。
  这样一来,他就更加放心了。
  外交官这个位置,是为了有个足够合适的人,在自己出京的时候能够协调和蒙古女真朝鲜的诸项事宜。
  经济是国之命脉,肯定要交给持重沉稳又心细如发的徐阶。
  教育会影响未来的承接和经济发展,自然归杨慎全权整合发展。
  严世藩生来通透机灵,又是几个老阁臣谆谆教导下长大的,深有王守仁的几分处事能耐,虽然年纪是轻了些,可是他放心。
  直到其他重要的事情一一讨论完,杨慎才又开口道:“陛下打算带哪两个皇嗣?”
  虞璁想了想道:“没有打算。”
  这两个名额,要留给那六个孩子去争。
  对那个位置的争夺,从这一刻起就开始了。
  第110章
  第二天一早, 六个孩子就被叫到了乾清殿里。
  虞璁看着六个小不点,心里其实不太放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