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50年代的中国人,经历了“一化三改造”。“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
  央视法治频道主持人劳春燕曾回忆,她的外公世代从医,在绍兴上大路开了一家药房,叫“致大药栈”。新中国成立前,致大药栈在绍兴城里也算数一数二的大药房了。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外公从药店老板变成了一名普通的药店倌,也被命令去改造,和其他改造对象一起住在绍兴城里唯一的一座教堂里,每天挑河泥。年幼的妈妈去给他送饭,发现他的腿都肿了,一掐一个小坑,原来是得了浮肿病。
  一些公私合营的资本家,意识到工商业改造已是大势所趋。也有一些人开始对前途感到茫然,终日惶惶不安,顾虑重重,心甘情愿把家产献出来的毕竟是少数。有的资本家是“白天敲锣打鼓,晚上痛哭流涕”;也有的说“多年心血,一朝付之东流;几声锣鼓,断送家财万贯”。
  正当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搞得如火如荼时,北京市也在加紧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1954年,北京选择大有粮店、稻香村食品店、同仁堂国药店、六必居酱园等10家较大的、具有传统特色的资本主义零售商店进行公私合营试点。8月27日,同仁堂公私合营大会召开,公私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实行定息之后,原先拥有100万元资产的资本家名义上还拥有100万元的资产,实际上只拥有100万元产生的利息。除个别情况外,统一定为年息5%,这个比率略高于当时的银行利息。从1956年1月1日起计息。这个办法保持七年不变。到了1963年,又决定延长三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1966年9月才停发定息。国家先后以“四马分肥”和定息的方式,作为和平赎买的代价,向资本家支付了30多亿元,超过了他们原有的资产总额。
  对资本家进行“和平赎买”,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共和国一大创举。
  1955年4月20日,中国青年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单行本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高玉宝讲述了一个小孩子在一家周姓地主家备受剥削,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中
  第265章长谈话
  尚老板是一家之主,在家里说话永远都是最管用的,这个时候他坐在上首,儿子和儿媳妇都坐在下面,只能听尚老板的安排。
  或许当初尚老板就一直打算着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所以连尚嘉的媳妇都是出身最好的,成分很好,家里情况也很好,为的就是以后尚嘉继承了家里的产业之后,媳妇的娘家也能够帮着镇着一些,免得其他的儿媳妇心里不高兴。而且这样的人家培养的女儿也识大体,会交际,对于尚嘉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助力。
  到现在为止,尚老板的孙儿都已经快要结婚了,尚老板也是想着自己磕磕绊绊一辈子,是应该享一下儿孙福了。
  大家对于尚老板的决定不敢有什么异议。
  尚老板又继续对尚嘉道:“阿嘉,以后你就是家里挑大梁的人了,你的弟弟和弟媳妇们虽然没有你的位置高,但是他们对这个家都是有贡献的,都是为了这个家在辛苦干活的,你不可以亏待了他们,知道吗?”
  尚嘉急忙站起身来道:“爸爸,我知道的。”
  “其他的人也是,一家人是一家人,可是在工作场上,就要有上下级之分,不可以乱了分寸。咱们家的产业要长长久久做下去,就要拧成一股绳,大家朝一个方向使力气,要是让我知道了你们谁把力气使在了自己家人身上,那就给我出去自己讨生活去。”
  尚老板在宋慕雯面前绝对是和蔼可亲的干爸,但是在他的儿子面前,那就是凶神恶煞的,让几个儿子很敬畏他的威严。
  尚老板又是如此教育了儿子和儿媳妇们一通,又道:“如果你们谁想单独干,我也不拦着。”
  在座的顿时有人露出了喜色,尚老板继续道:“单独干,就是从零开始,家里不会给钱,当然,可以朝家里借钱,借钱比在银行贷款轻松一些,不需要那么多手续和审核程序,利息也要稍微低一些。这是我唯一能够帮你们得了。”
  那些露出喜色的人脸上的喜色很快就褪了,他们才知道,要从家里捞点钱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富不过三代,都是因为后辈只想享乐,不思进取造成的。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咱们家的能够长长久久地繁荣下去,子孙后代都能够享受到家里的前辈祖先的余荫。”
  宋慕雯这个时候才发现,其实尚老板的家族观念还是很重的,他这样说,意思就是以后尚家的子弟,必须要做事,不在自家企业内做事,就自己去创业,不然家族也只能保证你的吃穿,根本不会拿到什么大钱。
  这样的方法似乎很值得借鉴。
  在座的不少人对尚老板的决定都是有些不满的,有些儿媳妇嫁进来,不就是看上了尚家的关系和产业么,现在家里的产业她们摸不到什么,她们哪里还能够高兴的起来?
  本来还有人想劝劝尚老板的,可是想起尚老板那横眉直竖的样子,顿时就鼓不起勇气来了。
  尚老板继续道:“阿嘉,还有一个事情,就是以后我没有那么多精力管生意上的事情了,如果你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可以找囡囡商量,囡囡的本事,你也是清楚的。”
  对于这个比自己大了十多岁的大哥,宋慕雯当然是比不得尚老板那么亲密的,尚嘉的能力没有尚老板那么强,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为人宽宏大量,可能因为是做大哥的,对很多事情都比较具有包容心。
  尚家的其他人都看着宋慕雯,宋慕雯冲着尚嘉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以后要怎么办,以后再说吧,尚家的产业毕竟不是自己的,自己过多地指手画脚,反而会让人家不舒服。
  尚嘉温言道:“爸爸你常希望我们有小妹的眼光和手腕,这个却是强求不来的,不过我以后一定会多多和小妹交流,向小妹学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