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带着幼弟出嫁后 第18节(3 / 4)
姑娘的脸蛋儿整洁光滑,白里透红,眉毛似乎被修过了,两道长长的水湾眉,让她看起来温婉而柔情,头上还斜斜地别了一个小小的墨绿色蝴蝶发夹,身上是一件水红色的格子衬衣,小方领,木耳袖,下身一件黑长裤,从上到下,好看得让人呼吸不由一窒。
姑娘踏着清晨和煦的阳光,款款向他走来,一步一步,就像踏在他的心尖尖上,邵振洲仿佛听到了心脏急速的跳动声……
夏居雪迎着邵振洲逡巡的目光,莫名地有些拘谨起来,讷讷道:“怎么了?我穿这样,是不是不太合适?我想着,你说要去拍张合影照,所以……要不,我去换一身更朴素的?”
“不,不用,你这样,很好看,没有什么问题!”
邵振洲声音低沉,目光灼灼,心里想着,真要说有问题,那唯一的问题就是,让他对明天的正式迎亲,更加期待了!
第33章 婚嫁(一)
就像这年月孩子们的歌谣里唱的:“星星明, 来日晴;星星繁,大晴天”,昨夜满天繁星, 今天的确是个明朗朗的大晴天。
也是个邵振洲和夏居雪娶嫁的好日子。
红彤彤的太阳光,照得山野金一块、绿一块的,那点缀在山间、草丛里的小花小朵, 也开得正好,还有那喜鹊一大早就飞到树梢上, “喳喳喳喳”的叫得欢快, 用妇女队长杨杏花给夏居雪开脸时的话来说——
“应景!好兆头!”
邵振洲和夏居雪的婚礼, 虽然遵从“婚事简办”的时代风尚, 没有响器, 没有批红, 也没有花轿, 但还是热闹而喜庆,月湾队的社员们, 除了在坝场上帮忙砌灶生火、抬桌摆凳整治席面的人,好些人都跑了出来看热闹。
“呵,看新嫁娘啰,看新嫁娘啰——”
小娃儿是最兴奋的,一边如飓风般在后头呼啦啦地跟着跑,嘴里还兴奋地喊着话, 一边拿眼瞅着举着红黄蓝三面旗(分别代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前头当开路先锋的夏居南三人,满心的羡慕与嫉妒。
也不怪他们眼气, 这年月, 孩子们基本上都是“拣哥哥姐姐的破烂、吃弟弟妹妹的剩饭”,很多人长到十岁, 连件新衣服都没能捞到过。
这三人倒好,哦,不对,剔除夏居南,人家毕竟是小舅子,自家人,捞到身新衣服也情有可原,倒是囍娃儿和陆文升,就当回“小旗手”,就得了一套崭崭新的“白金蓝”,让人不想羡慕都难。
而大姑娘小媳妇们,则是把包含着各种情绪的目光,全都抛洒在了夏居雪身上,心里同样各种滋味泛滥杂陈,酸甜苦辣,冷的热的,样样都有。
今天作为新嫁娘的夏居雪,略略描了眉擦了粉,乡下土法的那种,头上昨天戴的墨绿色发夹,也变成了一朵红色的绢花,同样是公社供销社出品,穿的也是邵振洲给买的布料做的新嫁衣,同样的红色上衣,黑色裤子,依然是公社缝纫组的手艺,“朴素”有余,至于好看,也就那样了。
尤其是跟她昨天那一身,更是不能比。
但即便如此,夏居雪仍凭借着自身非常能打的颜值,硬是把这一身装扮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就像开在树上的那朵最美的桃红,引得众人嗅着芳香驻足观望,看了一眼,还想再看第二眼。
至于邵振洲,依然是一身四个兜兜、两面红旗的军装,却不是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军装,而是他带回来的另一身新军装,翠绿,挺括,衬得人更是分外精神,一副冬夏常青压不垮的青松模样。
人群里,和范婆子不大对付的曹婆子,乜斜了眼身边眼里带钩腮上痉挛的钱红兰,嘴皮子一撇,又故意夸起夏居雪来。
“这老话说得好,这人啊,命里米多米少都是有数的,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有的人就算在农村落了窝,那福气啊,也是别人眼红不来的。”
钱红兰:这烦人的糟老婆子!
邵振洲的家距离知青点,也就是那么一条几百米的道,所以,在设定路线时,就定好了从知青点出来后,不是顺着路直接往回走,而是绕着月湾溪一圈后,再跨过一座小桥,穿过一片小竹林,最后再沿着山脚,拐回邵振洲家。
按照本地说法,这叫过山、过水、过箐、过桥,预示着夫妻二人风风雨雨,同甘共苦。
而这会儿,迎亲队伍就来到了小桥边,夏居南他们仨已经挥舞着红旗,欢欢喜喜地过了桥,到了邵振洲夏居雪他们要过桥时,却被邵振国他们这群专爱凑热闹的起哄起来。
“新郎官,背新娘过桥嘛!”
“对头,振洲哥,这还没洞房花烛呢,腿可不能软啰!”
“哈哈哈——”
一阵嬉闹后,夏居雪的脸更是红艳艳如那最是饱满多汁的水蜜桃,而这几天没少沉着脸叫这些臭小子“滚蛋”的邵振洲,对于这番起哄,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悦,而是随着他们的起哄声,从善如流地蹲了下来,然后偏过脑袋,笑吟吟地看向夏居雪,眼眸里似有千万颗星星在闪烁。 ↑返回顶部↑
姑娘踏着清晨和煦的阳光,款款向他走来,一步一步,就像踏在他的心尖尖上,邵振洲仿佛听到了心脏急速的跳动声……
夏居雪迎着邵振洲逡巡的目光,莫名地有些拘谨起来,讷讷道:“怎么了?我穿这样,是不是不太合适?我想着,你说要去拍张合影照,所以……要不,我去换一身更朴素的?”
“不,不用,你这样,很好看,没有什么问题!”
邵振洲声音低沉,目光灼灼,心里想着,真要说有问题,那唯一的问题就是,让他对明天的正式迎亲,更加期待了!
第33章 婚嫁(一)
就像这年月孩子们的歌谣里唱的:“星星明, 来日晴;星星繁,大晴天”,昨夜满天繁星, 今天的确是个明朗朗的大晴天。
也是个邵振洲和夏居雪娶嫁的好日子。
红彤彤的太阳光,照得山野金一块、绿一块的,那点缀在山间、草丛里的小花小朵, 也开得正好,还有那喜鹊一大早就飞到树梢上, “喳喳喳喳”的叫得欢快, 用妇女队长杨杏花给夏居雪开脸时的话来说——
“应景!好兆头!”
邵振洲和夏居雪的婚礼, 虽然遵从“婚事简办”的时代风尚, 没有响器, 没有批红, 也没有花轿, 但还是热闹而喜庆,月湾队的社员们, 除了在坝场上帮忙砌灶生火、抬桌摆凳整治席面的人,好些人都跑了出来看热闹。
“呵,看新嫁娘啰,看新嫁娘啰——”
小娃儿是最兴奋的,一边如飓风般在后头呼啦啦地跟着跑,嘴里还兴奋地喊着话, 一边拿眼瞅着举着红黄蓝三面旗(分别代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前头当开路先锋的夏居南三人,满心的羡慕与嫉妒。
也不怪他们眼气, 这年月, 孩子们基本上都是“拣哥哥姐姐的破烂、吃弟弟妹妹的剩饭”,很多人长到十岁, 连件新衣服都没能捞到过。
这三人倒好,哦,不对,剔除夏居南,人家毕竟是小舅子,自家人,捞到身新衣服也情有可原,倒是囍娃儿和陆文升,就当回“小旗手”,就得了一套崭崭新的“白金蓝”,让人不想羡慕都难。
而大姑娘小媳妇们,则是把包含着各种情绪的目光,全都抛洒在了夏居雪身上,心里同样各种滋味泛滥杂陈,酸甜苦辣,冷的热的,样样都有。
今天作为新嫁娘的夏居雪,略略描了眉擦了粉,乡下土法的那种,头上昨天戴的墨绿色发夹,也变成了一朵红色的绢花,同样是公社供销社出品,穿的也是邵振洲给买的布料做的新嫁衣,同样的红色上衣,黑色裤子,依然是公社缝纫组的手艺,“朴素”有余,至于好看,也就那样了。
尤其是跟她昨天那一身,更是不能比。
但即便如此,夏居雪仍凭借着自身非常能打的颜值,硬是把这一身装扮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就像开在树上的那朵最美的桃红,引得众人嗅着芳香驻足观望,看了一眼,还想再看第二眼。
至于邵振洲,依然是一身四个兜兜、两面红旗的军装,却不是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军装,而是他带回来的另一身新军装,翠绿,挺括,衬得人更是分外精神,一副冬夏常青压不垮的青松模样。
人群里,和范婆子不大对付的曹婆子,乜斜了眼身边眼里带钩腮上痉挛的钱红兰,嘴皮子一撇,又故意夸起夏居雪来。
“这老话说得好,这人啊,命里米多米少都是有数的,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有的人就算在农村落了窝,那福气啊,也是别人眼红不来的。”
钱红兰:这烦人的糟老婆子!
邵振洲的家距离知青点,也就是那么一条几百米的道,所以,在设定路线时,就定好了从知青点出来后,不是顺着路直接往回走,而是绕着月湾溪一圈后,再跨过一座小桥,穿过一片小竹林,最后再沿着山脚,拐回邵振洲家。
按照本地说法,这叫过山、过水、过箐、过桥,预示着夫妻二人风风雨雨,同甘共苦。
而这会儿,迎亲队伍就来到了小桥边,夏居南他们仨已经挥舞着红旗,欢欢喜喜地过了桥,到了邵振洲夏居雪他们要过桥时,却被邵振国他们这群专爱凑热闹的起哄起来。
“新郎官,背新娘过桥嘛!”
“对头,振洲哥,这还没洞房花烛呢,腿可不能软啰!”
“哈哈哈——”
一阵嬉闹后,夏居雪的脸更是红艳艳如那最是饱满多汁的水蜜桃,而这几天没少沉着脸叫这些臭小子“滚蛋”的邵振洲,对于这番起哄,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悦,而是随着他们的起哄声,从善如流地蹲了下来,然后偏过脑袋,笑吟吟地看向夏居雪,眼眸里似有千万颗星星在闪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