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军的文人们仔细检查每一个箱子。有的封条浸水烂掉了,就换新的。然后在小本子上认真记录,依次签字,手续繁琐而规整。
  有些箱子看似沉重,有些却轻盈得仿佛只装了空气。然而人人都对它们轻拿轻放,好像捧的不是粗木条箱子,而是慈禧太后的生日贺礼。
  忙了半天,还剩下约莫二十来箱,怎么也塞不下了。
  高博朗命通讯兵去打电话,让成都方面派一辆新车。
  他手下的军士们伤情都不甚乐观,很多只是做了简单包扎,原地等待救援。
  希孟示意佟彤一起过去帮忙搬箱子。
  队伍急需人手,高博朗也就默许了。
  几十个士兵荷枪实弹的围着,他俩还能上天不成?
  他站在高处,手抚枪柄,警觉地看顾四周。
  ------------
  佟彤跟希孟聊天:“你方才说他们运的是宝物?是随便说说呢,还是……”
  “我从来不瞎说,”希孟跟佟彤合力抬起一个箱子,一边说,“赵老师的直觉没错。这地方确实曾有大量文物聚集。”
  佟彤听他没头没尾一句话,先是不解,随后一低头,看到自己手里的木箱子。
  她轻轻一吐舌头,“开、开玩笑……”
  希孟朝下头努努嘴,“如果我感觉没错,这里面应该是四件汝瓷。”
  佟彤胳膊一软,差点把箱子摔了。
  这倒霉箱子刚才离日军炮弹碎片就tm几百米!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故宫博物院恐北平早晚不保,建议将馆藏文物南迁,以避战火。经过两年的准备,将故宫内最有价值的文物打包近一万余箱,分批秘密送抵南京。”
  希孟说得很快,仿佛只是在梳理自家家常,“这位高长官押送的应该是其中一批。这几位随行的学者,应该都是故宫的工作人员,你的前辈。”
  他将木箱子抬上防水布,一转头,高博朗惊讶地看着他。
  “你……你怎么都知道……”高太爷也没心思拿腔拿调了,表情显得又是紧张,又是震惊,“这应该是绝密……绝密任务……”
  希孟淡淡一笑:“我跟这些宝贝的交情,比足下可熟稔多了。”
  他用眼神指指其中一个木箱,“金瓯永固杯……包得不错,就是有点闷不透气。”
  “《陀罗尼经》……边角是不是受潮了?有时间拿出来晾晾吧。”
  “这里是什么……唐代书法,对不对?嗯,还有两件玉器……”
  军士们不明白他说的什么。随军几个学者已经呆若木鸡,快给他跪下了。
  “这位先生……您也是北平出来的?怎么在故宫没见过您?您是易院长的哪位高徒?”
  易院长指的是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首任院长易培基。希孟对箱子里的宝物了然于胸,但又不像是故宫工作人员,于是他们进而猜测,大约是易培基的亲近之人。
  “易院长……无缘得见,甚憾。”
  希孟再不多说,弯腰检查其中一个木箱的裂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