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又有什么坏心眼呢 第100节(3 / 4)
但眼下也没有别的计策了,这国师是人是鬼,她今日还非见不可。
宴君安拦不住,跟着楚阑舟再次来到宫墙前。
楚阑舟当真不愧是楚家教养出来的女儿,提起裙摆身轻如燕,那么高的墙院,她轻而易举就翻了过去。
宴君安看着她的背影,皱紧了眉头。
但楚阑舟就这样进去,往后怕不是会惹不少麻烦,甚至不用说是往后了,就连现在能不能从皇宫里全须全尾的出来都是难事。
他咬了咬唇,还是下了一个决定。
至少,要把楚阑舟给捞出来。
第93章
悯川, 江阳郡。
距离上次春花宴已过去了四月有余,在此期间,洛风言已经转手换了第四任卖家。
新的买家是悯川有名望的富绅, 他买下洛风言, 是为了给他那想考取功名的儿子做个伴读。
他那儿子骄纵跋扈, 对他们这些奴隶动辄打骂, 也不擅学,天生透露出一股世家弟子的愚蠢模样。
有一日,他不知在哪听说了洛风言擅诗的言论, 回来后便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还顺手将一本诗经摔到了他的头上:“你就这这一页的韵脚作诗,若是答出来,小爷重重有赏,若是打不出来,今天晚上你的饭, 喂狗。”
洛风言看着他和他父亲如出一辙的倨傲神态, 知道恐怕这里也不会留他太久,于是只冷眼看着,半晌后才道;“奴下不知。”
其实他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洛风言早慧, 七岁便能成诗, 幼时被父亲抱着,参加过一次春花宴,当时女帝随手指了一束海棠让他作诗。
那皇帝只觉得稚子年幼想要都弄一下, 没想到洛风言居然作诗出来了,还作得十分精妙。
至此之后, 他的名声彻底在悯川流传开来。
后来洛傅简获罪,大家都想一睹他那唯一从火场上活下来的儿子是和情状, 这也是导致他日后多次辗转卖家的原因之一。
和当初他刚被贬为奴籍不同,如今最热的风头已经过去。当年父亲在朝为官之时兢兢业业,桃李满天下,也曾有各方势力想要将他救出,可惜很快大国师的势力猖獗,他们自顾不暇,自然也没心思再去管那个被丢下的小小孩童。
洛风言辗转数个卖家,受尽□□,无数人都认为他还是当初死在火场还好些。但他并不在乎。
洛家如今只剩下他,能替洛家平反的也是有他一个 。
他只有活着,他也只能活着。
可他当真是太贱了。
人微言轻,命如草芥,谁又会听从他的话?
洛风言也渐渐失去了希望,他一开始还带着恨意活着,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历经冷暖,最后活着就只是活着。
活着,可活着又能干什么?洛风言并不知晓。
大国师元年,襄州水患,可朝廷偏要年年加收赋税,民不聊生,常有饿殍暴毙于路边。
大国师天天为国运祈福,也不知道求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若是陛下采用父亲的谏言,何至于如此。 ↑返回顶部↑
宴君安拦不住,跟着楚阑舟再次来到宫墙前。
楚阑舟当真不愧是楚家教养出来的女儿,提起裙摆身轻如燕,那么高的墙院,她轻而易举就翻了过去。
宴君安看着她的背影,皱紧了眉头。
但楚阑舟就这样进去,往后怕不是会惹不少麻烦,甚至不用说是往后了,就连现在能不能从皇宫里全须全尾的出来都是难事。
他咬了咬唇,还是下了一个决定。
至少,要把楚阑舟给捞出来。
第93章
悯川, 江阳郡。
距离上次春花宴已过去了四月有余,在此期间,洛风言已经转手换了第四任卖家。
新的买家是悯川有名望的富绅, 他买下洛风言, 是为了给他那想考取功名的儿子做个伴读。
他那儿子骄纵跋扈, 对他们这些奴隶动辄打骂, 也不擅学,天生透露出一股世家弟子的愚蠢模样。
有一日,他不知在哪听说了洛风言擅诗的言论, 回来后便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还顺手将一本诗经摔到了他的头上:“你就这这一页的韵脚作诗,若是答出来,小爷重重有赏,若是打不出来,今天晚上你的饭, 喂狗。”
洛风言看着他和他父亲如出一辙的倨傲神态, 知道恐怕这里也不会留他太久,于是只冷眼看着,半晌后才道;“奴下不知。”
其实他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洛风言早慧, 七岁便能成诗, 幼时被父亲抱着,参加过一次春花宴,当时女帝随手指了一束海棠让他作诗。
那皇帝只觉得稚子年幼想要都弄一下, 没想到洛风言居然作诗出来了,还作得十分精妙。
至此之后, 他的名声彻底在悯川流传开来。
后来洛傅简获罪,大家都想一睹他那唯一从火场上活下来的儿子是和情状, 这也是导致他日后多次辗转卖家的原因之一。
和当初他刚被贬为奴籍不同,如今最热的风头已经过去。当年父亲在朝为官之时兢兢业业,桃李满天下,也曾有各方势力想要将他救出,可惜很快大国师的势力猖獗,他们自顾不暇,自然也没心思再去管那个被丢下的小小孩童。
洛风言辗转数个卖家,受尽□□,无数人都认为他还是当初死在火场还好些。但他并不在乎。
洛家如今只剩下他,能替洛家平反的也是有他一个 。
他只有活着,他也只能活着。
可他当真是太贱了。
人微言轻,命如草芥,谁又会听从他的话?
洛风言也渐渐失去了希望,他一开始还带着恨意活着,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历经冷暖,最后活着就只是活着。
活着,可活着又能干什么?洛风言并不知晓。
大国师元年,襄州水患,可朝廷偏要年年加收赋税,民不聊生,常有饿殍暴毙于路边。
大国师天天为国运祈福,也不知道求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若是陛下采用父亲的谏言,何至于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