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瑀彻底无语,打人家儿子的主意,也要弄明白人家母亲是看谁的面子才来的,难道真以为唐家是冲着赵家来的?
  果然,唐大太太笑道:“想见他不难,他是傧相,今日和新郎官一起迎亲,你定能见着!”
  作者有话要说:  关在家里的妲姐姐:表哥啊,你再不来就真的不用来了,就此活在我口中吧!
  远方的温钧竹:此时正在骑马赶来的路上……
  ~~~
  感谢“纤竹”的营养液~~
  第20章
  几日的阴雨过后,今日雨霁天晴,天空湛蓝无云,澄净得就像一块上好的蓝宝石。
  午后的阳光灿烂而热烈,白亮亮照耀着大地,照着赵家的金柱大门。
  两个门子躲在门洞子下头敞着领子吹风,年纪略小点的瞅瞅院子里,疑惑问:“听说今儿个是大小姐成亲的日子,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还指望着讨些赏钱呢。”
  年长的门子说:“这就是你年轻不懂了,欸,你看府里连个红灯笼都没挂,一条红绸子也没有。请柬都没往外发,哪来的宾客?哪来的赏钱?老太太根本就没想办!”
  小门子不解:“这是为啥啊?”
  “为啥?我怎么知道!”老门子“滋儿”喝了口凉茶,惬意道,“咱就是当差听吆喝的,上头吩咐啥就干啥,管那么多干嘛?”
  一阵乐声夹着鞭炮声从远处传来,打断了二人的闲聊,只见街巷那边过来一队人马,打头的是一班八音会,唢呐笙箫吹得不亦乐乎,十分的热闹喜庆,引得街坊邻居纷纷探头。
  再往后是两排高头大马,骑马者均一水儿雄壮勇武的俊朗男子,簇拥着一个身着大红喜袍的俊美少年向这里走来。
  还有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呼啦啦地跑来跑去,不住地喊:“接新娘子喽——,接新娘子喽——”
  小门子已经看傻了,老门子到底经的事多,一眼瞧见人群中的花轿,慌忙喊道:“是李家迎亲的来啦,快去给孙管家报信!”
  赵老爷正在书房悠闲地喝茶,对女儿冷清的婚礼并未在意。
  平心而论,他不大看得起李诫,官绅骨子里的傲慢,让他不屑于与“贩夫走卒”为伍,更不要提结亲了!
  将嫡长女嫁给李诫,一方面因为情势所迫,另一方面,他有自己的考量。
  皇上近来龙体欠安,立储的事逐渐提上日程。赵老爷为官多年,起码的见识还是有的——这个时候,作为清流一员的赵家,当然要置身事外。
  但不站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意味着对新皇的不支持,赵家根基不深,若一步行将差错,两代人的努力都会毁于一旦。
  赵老爷掂量许久,认为晋王登基的可能性最大,然而事情不到最后,谁也说不好,所以他将赌注放在了李诫身上。
  官场风云诡异,以后若是李诫混得好,就认这个姑爷,借此与晋王攀上关系;若是混得不好或者晋王坏事,索性断了父女关系,有什么祸事也连累不到赵家。
  所以即便知道老太太并未好好筹备婚礼,他也没有说什么——这场婚事越不惹人注意,对他以后的谋划越好。
  但是,跟头咕噜滚进来的小厮的一席话让他颇感意外。
  “老爷,您快去看看吧,李家姑爷带了一堆人迎亲!孙管家应付不来,请您尽快过去呐!”
  赵老爷不以为然,李诫也就请几个有头有脸的管事,添上几个小官吏,最多再请来魏士俊而已,还能有什么人?
  出于大户人家的待客之道,他还是屈尊纡贵去了花厅。
  花厅堂前站着一队人,几乎晃瞎了赵老爷的两只眼睛,此时目瞪口呆已不足以形容他的神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