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君臣 第1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启元帝收到急奏没多久,文谨礼也收到了冯伟象亲信送来的密信。
  文谨礼是怒不可遏,大骂冯伟象愚蠢,可冯伟象竟是一早就将大笔银子送到了他手上,被迫趟了浑水,文谨礼这次是不保他也得保他,平白沾上这么严重的污点,文谨礼气得差点没晕过去。
  顾缜看完急奏,又看了暗桩传来的接连两份消息,他并不惊讶,脸上一丝怒容也无。
  前世,冯伟象在江南贡院前打了闹事举人板子,还出言讥讽,一名举人不堪悲愤,触柱而亡。
  这一世有了谢九渊的及时干预,情况已经好了太多。
  “要害他受委屈了”,顾缜对着急奏叹道。
  其实,顾缜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太早将谢九渊划到自己身边,对谢九渊来说,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只是……
  想起前世,那个要顾及百姓,要平息倭患,又要应对文谨礼党派上下的贪婪压榨,三十七岁时一夜白头的江南总督谢九渊,顾缜闭上眼,抓紧了手中奏折。
  ……就算不好,他也不会放手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以后晚上更新,因为想起来自己是上班党~日更时间还是不定,因为没有存稿~
  感谢“sparkingrain”,“青燃白愈”,“不归”灌溉的营养液~掉落奶糕一份,可以穿越大楚朝领取~
  第16章 叔侄和叔侄
  “贝字生才,买榜即能高中;马象非人,畜生也可为官。”
  “才财不分,想必是拿人手短;官|商勾结,正所谓狼狈为奸。”
  “假(贾)知府,伪(伟)巡抚,江南考场举人哭,真金白银误了楚。”
  谢九渊看着手上收缴的数张打油诗,头大如斗,底下的谢十一和谢镜清恨不能把头埋进地缝里,免得被谢九渊痛骂。
  “你们!”
  一声低喝,谢九渊指着装鹌鹑的那对叔侄,气得说不出话。
  他这边处处周旋,想把这事处理好了,不要让举人们在群情激奋、一时糊涂下做出无法挽回之事,没想到自家人在后方给自己拆台,这俩活猴天天趁宿卫繁忙溜出门去,跟着举子们聚会抗议。
  这些举子们都经历了数年寒窗苦读,家中不富裕的,一人读书就少一个劳动力,学堂笔墨都不便宜,能一路考到会试,离不开家人的付出。他们带着无限期望来到江南考场,在寒风凛冽的号舍中拼命答卷,却万万没想到,被个不学无术的魏财买榜得了头名,这叫他们如何不愤、如何不悲?
  所以听了谢九渊的话,这些举子们虽暂时并无过激举动,却也是天天聚在一处,慷慨激昂地抨击江南官|场,尤其是金陵知府和浙江巡抚,每日都能被花样翻新地骂出花儿来,得罪书生就是这么个下场。
  谢十一和谢镜清若只是跟书生们一起骂骂街,那也就罢了。
  谢九渊也不至于如此生气。
  实在是这俩活猴过于能耐了。
  作为聚会中的积极分子,谢十一和谢镜清编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打油诗,打油诗的好处,就在于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就算是目不识丁的百姓,听过一遍也能毫无压力地复述背诵,现在,连街边顽童跳石板都念着这些打油诗,江南考场出事的消息,如今整个金陵府从上到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止于此,这些打油诗还流传到了别的州府,同样的,江南科举案的消息就随着这些打油诗流传了出去,传播速度之快,已经到了无法估量的地步。
  魏财是个胆小如鼠的人,被宿卫抓起来没两天,吓唬几句,很快就把事情倒豆子一样招供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