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豪崛起 第297节(3 / 4)
不得不说,这个诱惑还是挺大的,等于霍耀文白分到百分之八左右的利润,他思考了几天,便让温英光回复日本那边,说他同意拍摄《侏罗纪公园》,具体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商谈。
还在等日本那边消息的时候,也不知道福克斯公司从那得到的消息,发来了电报,说是想要参与到这部恐龙电影中来。
看福克斯主动送上门,霍耀文也没有拒绝。
现如今,全球的电影市场,最大的票仓还是北美洲,其次才是欧洲和亚洲。
亚洲不用担心,东宝会社和寰宇电影公司的发行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可北美洲和欧洲就不行了。
之前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合作了《1999》第一部 ,见识到了他们的发行能力,虽然结尾款的速度太慢,但并没有偷奸耍滑的行为。
所以霍耀文想了想,也是同意了福克斯公司的加盟。
至于福克斯提出要继续合作《1999》第二部 ,霍耀文也是答应下来,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导演必须还是乔治卢卡斯。
说起来,自从1974年《1999》在全球突破八亿票房后,乔治卢卡斯凭借此片不仅成为了好莱坞知名大导演,更是享誉国际,其知名度一点不下于1974年拍《教父2》,获得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美国当代电影大师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对于这个要求,福克斯公司一口答应下来,更表示这部电影拍完以后,会投入不低于一千万美金的全球宣传费用。
福克斯愿意出钱宣传电影,霍耀文自然没有理由不答应下来。
等这两件事情结束,时间已经到了四月初,发烧的小宝也已经好了,霍耀文还在家收拾行李,准备过几天陪安娜坐飞机回英国探亲的时候,却是接到了张承颐打来的电话。
对于张老师,霍耀文一直很尊敬的,自从他退休在家,霍耀文也经常过去看望,所以在电话里一阵寒暄过后,张承颐说明打电话的来意,“耀文啊,香港中文大学准备举办一场亚洲文学交流会,不知道你有没有空的?”
“亚洲文学交流会?”
“不错,这场文学交流会,中文大学很重视,不仅邀请了港澳台三地知名的文人作家,更是邀请了日本、韩国、马来、新加坡、泰国等在文学领域颇有名气的作家文人……”
...
第484章 【毁誉参半】
从张老师那得知,这场亚洲文学交流会主要发起人,一开始并不是香港中文大学,而是在该校任职的中文研究教授林语堂。
作为硕果仅存的民国文学大师,林语堂自从移居香港后,他就一直在中文大学主研究汉英翻译,前前后后花了五年多的时间,才在1972年主持编篆出了《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全书约一千八百页,涉及到的各类单词大约有三万多个,其中不乏一些翻译成英文的中文成语,可以说是极大的提高了普通人学习英文的单词词汇。
在这本书出版编篆之前,只有两本汉英词典在国际间流行通用:一是1892年翟理斯编的《汉英词典》,以及1932年麦氏编的《麦氏汉英大辞典》。
这两本主流的汉英词典都是外国人编篆出来的,很多单词词汇其实还是有一些轻微差距的,再加上年代已久,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单词,早已经不足以应付当代汉英翻译的需求。
所以当林语堂编篆这本《当代汉英词典》以后,一经中文大学出版,很快就风靡了港岛各大高校,就连香港大学也派人采购了不少放到图书馆,供学生们借阅学习。
当时霍耀文还在给港大临时代课的时候,也看过这本汉英词典,不得不说林语堂不愧是有名的翻译家,很多中文成语翻译出的英文,几乎都很贴切原意。
编篆《汉英词典》是林语堂晚年最大的心愿之一,所以等该字典出版以后,年事已高的他就辞去了中文大学教授的职称,开始为另外一个心愿努力。
那就是举办一场文学交流会!
只可惜的是,76岁的林语堂辞职退休后,他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一年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的病房渡过,就这样熬到了前几天,不幸病逝。
中文大学为了完成林语堂的遗愿,也是发起了这场“亚洲文学交流会”,并且亲自主持该交流会的一切安排,更是向亚洲大部分知名文人作家发出了邀请函。
霍耀文跟林语堂并不认识,可也读过他写的《京华烟云》和一些生平事迹,对这位发明出中文打字机的文学大师,心里还是很敬佩的。 ↑返回顶部↑
还在等日本那边消息的时候,也不知道福克斯公司从那得到的消息,发来了电报,说是想要参与到这部恐龙电影中来。
看福克斯主动送上门,霍耀文也没有拒绝。
现如今,全球的电影市场,最大的票仓还是北美洲,其次才是欧洲和亚洲。
亚洲不用担心,东宝会社和寰宇电影公司的发行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可北美洲和欧洲就不行了。
之前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合作了《1999》第一部 ,见识到了他们的发行能力,虽然结尾款的速度太慢,但并没有偷奸耍滑的行为。
所以霍耀文想了想,也是同意了福克斯公司的加盟。
至于福克斯提出要继续合作《1999》第二部 ,霍耀文也是答应下来,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导演必须还是乔治卢卡斯。
说起来,自从1974年《1999》在全球突破八亿票房后,乔治卢卡斯凭借此片不仅成为了好莱坞知名大导演,更是享誉国际,其知名度一点不下于1974年拍《教父2》,获得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美国当代电影大师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对于这个要求,福克斯公司一口答应下来,更表示这部电影拍完以后,会投入不低于一千万美金的全球宣传费用。
福克斯愿意出钱宣传电影,霍耀文自然没有理由不答应下来。
等这两件事情结束,时间已经到了四月初,发烧的小宝也已经好了,霍耀文还在家收拾行李,准备过几天陪安娜坐飞机回英国探亲的时候,却是接到了张承颐打来的电话。
对于张老师,霍耀文一直很尊敬的,自从他退休在家,霍耀文也经常过去看望,所以在电话里一阵寒暄过后,张承颐说明打电话的来意,“耀文啊,香港中文大学准备举办一场亚洲文学交流会,不知道你有没有空的?”
“亚洲文学交流会?”
“不错,这场文学交流会,中文大学很重视,不仅邀请了港澳台三地知名的文人作家,更是邀请了日本、韩国、马来、新加坡、泰国等在文学领域颇有名气的作家文人……”
...
第484章 【毁誉参半】
从张老师那得知,这场亚洲文学交流会主要发起人,一开始并不是香港中文大学,而是在该校任职的中文研究教授林语堂。
作为硕果仅存的民国文学大师,林语堂自从移居香港后,他就一直在中文大学主研究汉英翻译,前前后后花了五年多的时间,才在1972年主持编篆出了《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全书约一千八百页,涉及到的各类单词大约有三万多个,其中不乏一些翻译成英文的中文成语,可以说是极大的提高了普通人学习英文的单词词汇。
在这本书出版编篆之前,只有两本汉英词典在国际间流行通用:一是1892年翟理斯编的《汉英词典》,以及1932年麦氏编的《麦氏汉英大辞典》。
这两本主流的汉英词典都是外国人编篆出来的,很多单词词汇其实还是有一些轻微差距的,再加上年代已久,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单词,早已经不足以应付当代汉英翻译的需求。
所以当林语堂编篆这本《当代汉英词典》以后,一经中文大学出版,很快就风靡了港岛各大高校,就连香港大学也派人采购了不少放到图书馆,供学生们借阅学习。
当时霍耀文还在给港大临时代课的时候,也看过这本汉英词典,不得不说林语堂不愧是有名的翻译家,很多中文成语翻译出的英文,几乎都很贴切原意。
编篆《汉英词典》是林语堂晚年最大的心愿之一,所以等该字典出版以后,年事已高的他就辞去了中文大学教授的职称,开始为另外一个心愿努力。
那就是举办一场文学交流会!
只可惜的是,76岁的林语堂辞职退休后,他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一年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的病房渡过,就这样熬到了前几天,不幸病逝。
中文大学为了完成林语堂的遗愿,也是发起了这场“亚洲文学交流会”,并且亲自主持该交流会的一切安排,更是向亚洲大部分知名文人作家发出了邀请函。
霍耀文跟林语堂并不认识,可也读过他写的《京华烟云》和一些生平事迹,对这位发明出中文打字机的文学大师,心里还是很敬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