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3 / 4)
皇帝手指点了点曾柔,冷着脸庞道:“朕不想听你看的书,朕问你皇贵妃病了,你怎么办?”
“叫太医呗。”
曾柔目光回落的书卷上,皇帝并没发觉她捏着书本的手指是煞白的,低垂下的眼睫盖住了眼眸中的好奇,萧淑妃够厉害的啊,真的将皇贵妃李清儿给弄病了?
虽然被红尘中各种债缠身的李清儿早已经不负当年,但萧淑妃能弄病了李清儿,本身就是对萧淑妃能力的一种肯定。
“朕没问你这些!曾柔,你少给朕装糊涂,朕不信你不明白朕想要问你什么话!”
“……”
曾柔翻了一页小说,慢悠悠的叹息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臣妾得恭喜陛下,您的后宫竟出人才呢。”
皇帝本来因为李清儿养病而高兴的心情因为曾柔这句话沉重了不少,肩头的压力也沉重了许多,李清儿不好对付,牵制李清儿的萧淑妃就好糊弄了?
“臣妾以为还得靠陛下呢,您能者多劳,辛苦一趟吧。”
曾柔似笑非笑的话语让皇帝挂不住面色了,怒道:“曾柔!”
什么叫他辛苦?是妃嫔伺候他的的好不好?
“呀。”曾柔仿佛被皇帝吓到,但眼底的戏虐却不见少,自怨自怜的说道:“臣妾说得话,萧淑妃不见得会听呢,臣妾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没做好陛下的贤内助,臣妾心里惶恐难安呢。”
“她不听你的?你是后宫之主,是朕的嫡后,她敢不听你的?”
“陛下此言差矣,萧淑妃内敛低调,最是温柔不过,在臣妾面前一向恭谨后礼,但是她受您宠爱已久,又一直提防着臣妾,您还时不时的给她特许,时不时的伤臣妾的脸面,臣妾哪敢命令得动萧淑妃?萧淑妃在此事上居功至伟,能给您通风报信,想来她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曾柔耸了耸肩膀,“臣妾只愿平安活到寿终正寝,实在不敢欺辱命令您的宠妃。”
皇帝做过什么,还用问曾柔?
宠爱宠妃的皇帝是最不守规矩的一个,总是愿意随着心意将宠妃宠得不知天高地厚,轻视无视曾柔,宠妃们又怎么会尊重皇后?
“她们对你不敬?”
“经常的。”
“……”
皇帝尴尬的咳嗽了两声,曾柔的诚实显然大出皇上意料,告状告得如此明目张胆,该说曾柔聪明呢?还是说她蠢笨?
他宠爱先后两位皇贵妃,萧淑妃等人,确实扫了皇后曾柔的面子,宠妃的娘家人,他都照顾了,可皇后娘家唯一成才有本事的人却被皇帝砍了脑袋,皇后娘家发放到关外。
不是说皇后的兄长不该死,而是如果是宠妃的娘家人做那样的事儿,皇帝会网开一面,起码不会下死手。
皇帝见曾柔平静,悠然的样子,眸子深邃了几分,记得当初皇后跪求了他三日,那三日他一直待在关雎宫中……皇后的兄长人头落地时,曾柔也吐血昏了过去。
“咳咳。”
皇帝轻咳之后,解释道:“皇后要晓得治理国家的难处,朕有时也是身不由己,对外戚……朕始终是要求极严的,你兄长……他犯得错,朕……”
“皇上。”曾柔脸上的笑容逐渐的隐去,“以前的事儿还是别再提了,说他是外戚,臣妾都觉得丢人,臣妾不孝啊。”
当年曾柔的兄长犯错,何尝不是因为宠妃们的陷害?
他固然有错,意志不坚定,被人利用了……曾柔垂下眼睑,“如果他不是臣妾的兄长,现在应该过得丰衣足食的吧,臣妾的父母也不至于在关外受苦,世人都说是他们连累了臣妾失宠于陛下,并后位不稳,可臣妾却晓得,是臣妾的不是,真正被连累的是他们。”
“外戚古来有之,真正做权倾朝野的外戚,一是娘家人出众,二是臣妾得有皇子!” ↑返回顶部↑
“叫太医呗。”
曾柔目光回落的书卷上,皇帝并没发觉她捏着书本的手指是煞白的,低垂下的眼睫盖住了眼眸中的好奇,萧淑妃够厉害的啊,真的将皇贵妃李清儿给弄病了?
虽然被红尘中各种债缠身的李清儿早已经不负当年,但萧淑妃能弄病了李清儿,本身就是对萧淑妃能力的一种肯定。
“朕没问你这些!曾柔,你少给朕装糊涂,朕不信你不明白朕想要问你什么话!”
“……”
曾柔翻了一页小说,慢悠悠的叹息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臣妾得恭喜陛下,您的后宫竟出人才呢。”
皇帝本来因为李清儿养病而高兴的心情因为曾柔这句话沉重了不少,肩头的压力也沉重了许多,李清儿不好对付,牵制李清儿的萧淑妃就好糊弄了?
“臣妾以为还得靠陛下呢,您能者多劳,辛苦一趟吧。”
曾柔似笑非笑的话语让皇帝挂不住面色了,怒道:“曾柔!”
什么叫他辛苦?是妃嫔伺候他的的好不好?
“呀。”曾柔仿佛被皇帝吓到,但眼底的戏虐却不见少,自怨自怜的说道:“臣妾说得话,萧淑妃不见得会听呢,臣妾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没做好陛下的贤内助,臣妾心里惶恐难安呢。”
“她不听你的?你是后宫之主,是朕的嫡后,她敢不听你的?”
“陛下此言差矣,萧淑妃内敛低调,最是温柔不过,在臣妾面前一向恭谨后礼,但是她受您宠爱已久,又一直提防着臣妾,您还时不时的给她特许,时不时的伤臣妾的脸面,臣妾哪敢命令得动萧淑妃?萧淑妃在此事上居功至伟,能给您通风报信,想来她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曾柔耸了耸肩膀,“臣妾只愿平安活到寿终正寝,实在不敢欺辱命令您的宠妃。”
皇帝做过什么,还用问曾柔?
宠爱宠妃的皇帝是最不守规矩的一个,总是愿意随着心意将宠妃宠得不知天高地厚,轻视无视曾柔,宠妃们又怎么会尊重皇后?
“她们对你不敬?”
“经常的。”
“……”
皇帝尴尬的咳嗽了两声,曾柔的诚实显然大出皇上意料,告状告得如此明目张胆,该说曾柔聪明呢?还是说她蠢笨?
他宠爱先后两位皇贵妃,萧淑妃等人,确实扫了皇后曾柔的面子,宠妃的娘家人,他都照顾了,可皇后娘家唯一成才有本事的人却被皇帝砍了脑袋,皇后娘家发放到关外。
不是说皇后的兄长不该死,而是如果是宠妃的娘家人做那样的事儿,皇帝会网开一面,起码不会下死手。
皇帝见曾柔平静,悠然的样子,眸子深邃了几分,记得当初皇后跪求了他三日,那三日他一直待在关雎宫中……皇后的兄长人头落地时,曾柔也吐血昏了过去。
“咳咳。”
皇帝轻咳之后,解释道:“皇后要晓得治理国家的难处,朕有时也是身不由己,对外戚……朕始终是要求极严的,你兄长……他犯得错,朕……”
“皇上。”曾柔脸上的笑容逐渐的隐去,“以前的事儿还是别再提了,说他是外戚,臣妾都觉得丢人,臣妾不孝啊。”
当年曾柔的兄长犯错,何尝不是因为宠妃们的陷害?
他固然有错,意志不坚定,被人利用了……曾柔垂下眼睑,“如果他不是臣妾的兄长,现在应该过得丰衣足食的吧,臣妾的父母也不至于在关外受苦,世人都说是他们连累了臣妾失宠于陛下,并后位不稳,可臣妾却晓得,是臣妾的不是,真正被连累的是他们。”
“外戚古来有之,真正做权倾朝野的外戚,一是娘家人出众,二是臣妾得有皇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