蔫儿玉 第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难不成,陈颖儿还去小破屋看过她?
  不不,不太现实,陈颖儿不爱出门,更何况是深更半夜,怎可能无缘无故跑去。
  更可能的应该是……陈颖儿看见了她昨夜搀着李樯下山。
  作者有话说:
  (1)引用:“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谪仙怨》刘长卿。
  第15章
  ◎他倒是个心肠良善的好人了◎
  陈颖儿见她夜里下山,却不见她上山回来,恐怕觉得很奇怪吧。
  胜玉想要解释,但又犹豫。
  这一解释,就牵扯到她与李樯是旧识的关系,也就不得不牵扯到她的身世。
  胜玉原先想将一切过往都埋藏,因此对陈颖儿从未提起过半分,现在再坦白,显然不合适,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她隐形埋名,本就是为了减少麻烦。
  便只扯唇笑道:“颖儿姐,那么晚了你不用记挂我,我会仔细的。”
  陈颖儿也扯了扯唇,只不过是凉薄的,嘲讽的。
  “我不会记挂你。”
  她说完,就往里走去,不再同胜玉言语。
  自顾自地唱起曲,声调婉转,声线却薄得像枯叶,凄厉欲凋:“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1)”
  胜玉听在耳中,脸色微白。
  曲江临池柳,是用来喻青楼女子,所谓文人书生多把妓子比作岸边柳枝,指其千人攀折,仿佛生来便是任人玩弄遗弃的,写的词多了,久而久之青楼中女子也以此自贬自嘲,叱骂自己任人玩侮。
  她被陈颖儿看到彻夜不归,陈颖儿又在她面前唱这首曲,难道真是没有其它用意,只是巧合吗?
  无须多言,胜玉已经明白,陈颖儿是误会了什么。
  李樯通身显贵,任谁也能看出他并非寻常男子。
  而她地位低微,和李樯站在一处,也难怪陈颖儿会有此联想。
  细细想来,这恐怕还不是陈颖儿第一回 误会。
  之前那个雨日,陈颖儿伫立雨中看见她与李樯同行,恐怕就已有此猜测。
  难怪后来再见她,那般冷漠,还跟她说了句,“真是个好价钱”。
  胜玉浑身发凉,手掌有些微颤。
  她之前心软让李樯进门,昨日又听闻李樯在她院中待了一整天,那时便已明白,自己的名声绝不会好到哪里去了。
  她只是已经不在乎这些,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扔去脑后不管。
  但是她不在乎旁人的言论,却不能不在乎友人的误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