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让科举是整个大夏的读书人无论老幼全都一起竞争考试,最后录取的名额也不过三百人左右,现代高考都被说成是过独木桥,科举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因为这样,各地印刷坊的印刷的试题集数量,远比教辅书多——
  当然,若是将刘大儒写给已经考中举人的教辅书数量合起来,那还是比试题集多的。
  谁让刘大儒教的举人学生最多呢。
  这么多书,若是最后启圣帝说不能发行,贾数能把林家书肆这段时间赚的钱全亏进去。
  若不是启圣帝给林如海递话,说是几个月就能解决,她说不得能干出掀起舆论,逼着文武百官同意的事儿来。
  但这种事儿有风险,毕竟舆论不可控,稍不注意就会闹得比预想的更大,风向也很可能会发生改变,到时候对皇权造成威胁,启圣帝绝对第一个撕了她。
  “而且除了试题集,我还想要发展一下林家书肆的话本生意。”贾数没有说自己究竟打算怎么做,而是对林如海说,“所以过段时间我白天会很忙,不一定能有时间陪着两个孩子。”
  林如海倏地转头:“若桑,你的意思是……”
  “白天将两个孩子交给母亲看着,你散值后,我们一起将孩子接回院子。”
  “我们?”
  “我作为儿媳,自当尽孝。”贾数叹气,她原本不太理解古代那些婆婆让儿媳伺候的规矩,总觉得全是封建糟粕,完全不可取。可在林母身上,她却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林如海是林母的孩子,可因为性别,林如海也只有每天早晨与散值归来去向林母请安的时候,才能与林母说上两句话,其他时候就算与她谈话,也不能多待,因为不合规矩。
  女儿长到十五就嫁人了,后院除了儿媳妇,便没人再与这些当婆婆的女人说话。
  而且她们也都到了年老色衰的时候,她们的丈夫自然更愿意到年轻鲜嫩的妾室房中休息,就算她们是正妻,也孤寂得很。
  甚至不如现代的留守老人。
  除了借着儿媳妇伺候的时候说说话,排遣一下寂寞,她们还能怎么办?
  这规矩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可能是好的,只是后来渐渐发展成了婆婆磋磨儿媳的工具,这才让人觉得痛恨。
  可林母直接免了她每餐到跟前伺候,自然也就更加孤单。
  让她自己天天去陪着林母说话尽孝,贾数自己是不太能接受的。林母虽然对她好,但远香近臭,真相处久了,她的一些言行肯定会引起林母的不满。
  之前她怀孕,林母连唯一一次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机会都放弃了,至今也没有提起。如今恢复,她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早上趁着林如海上值,带着孩子过去,一家人吃个早膳,顺便将两个还在放在林母身边尽孝。午膳的时候过去陪陪孩子,晚膳用过,二人将孩子带回院子,林母也差不多该就寝了。
  挺好。
  林如海感激地抱住贾数:“谢谢若桑。”
  贾数拍拍他的肩:“她也是我的母亲,有什么值得感谢的?”
  林如海不管,将她抱得更紧,“我之前都没发现母亲很孤单,若不是若桑提醒,我可能就忽视了。我实在不孝!”
  贾数挣开他的怀抱,捧着他的脸,果然发现他眼眶红了。
  她吻了下他的眼睑:“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其他人就算被提醒,也根本不会将自己母亲的寂寞放在心上。”
  林如海毕竟是古人,本身也是个情商不咋地的,想不到这点情有可原。但她说了,他立刻就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便很好。
  现代的心理专家那么多,关于孩子、妻子、母亲的心理状况分析网上一大堆,很多人都看过,可又有多少人放在心上了?林如海做得比大部分人都要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