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4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看他们的商户同行,平日里那可是五税一的重税。
  怎的就这群跑海贸的,赚得最多也就罢了,交的税却最少!
  难怪永兴帝和朝堂百官都鲜少有人注意到海贸之利。
  这海贸的商税,交了同没交有什么差别?
  怕是朝廷收他们一年的税,都抵不上人家一顿饭食的银钱。
  别说是日理万机的永兴帝了,就连户部的钱大人,都未必能注意到东南海贸交上来的这点儿税收。
  穆空青秉持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的态度,又拉了一张表格出来。
  将一艘千料大船上可以装载什么货物售出,又装载什么货物返程,各自售价几何,全部列了个一清二楚。
  不过这回,穆空青却是不准备自己出头了。
  穆空青身上的功劳不小,升迁的速度也足够罕见了。
  再闹出点儿什么来,那便是妥妥儿的出头椽子,等着人来削他。
  谢青云的背景够硬,品行也不差,还与穆空青同是永嘉书院出身。
  比起穆空青自己做那出头鸟,还不如将这东西交给谢青云,就当谢他先前几次替自己传话。
  在玻璃厂第一批用于海水淡化的玻璃生产出来的时候,穆空青刚好将他的物价表交给了谢青云。
  第104章 一笔生意
  相较于惯用的长篇大论式的公文, 穆空青的表格自然更加简单明了。
  谢青云笑眯眯地受了这个人情,并提示了一句:“若是日后户部公文皆如此般,想来钱大人和圣上都要省心不少。”
  穆空青闻言一笑:“若谢大人有心, 自可如此办了。”
  既然要送人情, 那就送个彻底的。
  横竖东西是从他这儿出的, 不过是表功的人换一个, 一得面子一得里子罢了。
  穆空青将明面上的事落实完了,就到了他此行真正的重头戏了。
  第一批玻璃数量不小, 足够装备秦以宁那艘四千五百料的大船。
  自家船只,于情于理都得排在头一批。
  各家都有自己的门路,也都早早得了消息,说是此行有一位穆大人, 手中握着远航利器。
  只不过这利器究竟是何物,没有一家能得个确切消息。
  在穆空青一行人还没到广粤之前,这些人便都秉持着宁错信不放过的心, 一波波地同秦以宁套上了近乎。
  而秦以宁一个生意人, 自然也懂得与人为善的道理。
  凡是此次得到了船引的人家有意相交,秦以宁也都素来笑脸相迎。
  不过这做事留三分的道理, 也是人人都懂得的。
  这些商人虽介于秦以宁的身份对她多有奉承, 却没有一个直接开口问询玻璃之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