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子遇感慨,“这辈子定不忘邓兄的情谊。”
  邓繁笑道,“既然如此,不如送些实惠的。”
  宋子遇当即笑了,邓繁最喜欢吃那辣鸭货,他笑道,“待会儿便给邓兄送去。”
  到家后宋子遇将会试重考的事情说了,徐容绣并不意外,只嘱咐道,“那夫君便好生准备便是,辣鸭货我自己来就可以。”
  因为有邓家帮忙,每日邓家的下人帮忙把鸭买来,徐容绣早起将鸭杀了制作出来,并不耽误生意。这些日子以来她只靠着卖鸭货便赚了不少银子。
  于是京城待考的举人们又安静了下来,用心备考。
  而锦衣卫诏狱中也越来越多的人招认了,三月十五的时候大理寺和刑部、锦衣卫一同会审,贪腐舞弊证据一应俱全,开审当日便由十几位官员被抄家灭族,其他参与人员砍的砍流放的流放,一大批官员落马。
  满朝文武知晓永安帝发了狠 ,战战兢兢生怕永安帝清算。永安帝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一些并未直接参与其中的人警告一番又罚了俸禄便如此了事。
  即便是这样,上至尚书,下至六品小官,丢官丢命的多大七十多人,堪称大周朝建国以来一次性丢官丢命最多的一次案件。当然知道内情的人也知道,永安帝利用这次舞弊案收拾了一些官员,由此仅存的这些官员再也不敢轻视永安帝这个年轻的帝王了。
  朝堂之事离宋子遇等人还太远,但在重考之前能够看到朝廷迅速的了结此事,还是狠大快人心的。宋子遇带着这种心情进了贡院,做题的时候也下笔如有神,顺畅非常。
  一直到会试结束,宋子遇依然保持着高涨的心情。由于上一次的事情,这次重考之后连参加文会诗会的人都少了好些,而且大家都默契的没再默写文章,只三五成群的默写了,再递到国子监祭酒那里存放。
  宋子遇却知道因为上 一次的事情这次的会试定然是最公正不过的一次会试了。没人敢再这一次会试上试探永安帝,也没人敢再这次考试上起幺蛾子了。
  上一次的经验教训实在太过惨烈,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诏狱的客人。
  会试考完,考官们开始阅卷了,这一次每位考官身边都多了一位锦衣卫进行监视,再无作弊的可能了。
  舞弊案太过重大,宋子遇在给母亲的信中也没敢多写,只在信中说了因为一些缘故,会试要重新考一回,让她么不必忧心,但消息还是传回了清河。
  因着宋家在清河县小有名气的缘故,得知消息的人也迅速的将事情告诉了田氏。自打过了年儿子和媳妇进京赶考,铺子又转给田友德夫妻打理,田氏便闲了下来,消息从旁人口中得知的时候田氏吓了一跳,“那会如何?可知我儿有无危险?”
  “这说不好。”来人也只是听了这么一嘴便来告诉田氏了,多的消息却是不知道了。那人还问道,“宋子遇没写信回来没?”
  田氏摇头,“他们只在刚到京城的时候写了一封信回来,后头便没有信了,京城路途遥远,许是被什么事耽搁了。”
  那人呵呵笑了两声走了,田氏却并不安心,总担心若是儿子出了事该怎么办。
  田氏心中忧虑去铺子里叫了田友水去书院那边打听打听消息。田友水出去一趟回来道,“都说会试出了舞弊案砍了好些人的脑袋,子遇大概要重新考一回所以才没消息了,姑母放宽心,过几日说不定子遇就来信了,咱们且等一等,必定不会有事的。”
  “千万不要有事。”田氏对自己儿子自然是信任有加,但不妨有人瞧着宋家如今越过越好了便在外头说一些不好的话出来。
  田氏前几日刚接到信知道儿子在京中买了一处小院,她还想着再没消息她便带着俩孩子还有田友水一家直接上京去,如今中县城里竟有人说出宋子遇参与舞弊案之事,田氏顿时恼了,“我们哪都不去,我就在家等着我儿的消息传来。”
  其实田氏也不敢想她的儿子一定能够中进士,但人总是这样,让人一激便忘了其他,夸下海口后田氏哪都不去,就在家待着,盼着儿子给她争口气考个进士回来打这些落井下石的人的脸。
  她不出门还好些,蓝荣恩却在书院也听了不少闲言碎语,有人说宋子遇因为舞弊案被抓了,也有人说宋子遇凶多吉少。
  蓝荣恩刚去书院的时候胆小懦弱,后来胆子渐渐大了,在书院中也有了相熟的朋友,虽说并没有与所有人关系良好却有没与谁结怨。然而到了此时,真的什么话都说出来了,蓝荣恩并不恼怒,只冷眼瞧着,哪些人真心实意与他结交,哪些人趁着这时候踩他一脚,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直到有一日他撞见徐光宗与人说宋子遇的事,他才知竟是徐光宗在捣鬼。徐光宗与人道,“我那大姐夫就外面瞧这胆小懦弱,其实胆子大得很,科考舞弊案这事……呵呵,我还真说不好,只不过大姐自打去了京城一直未写信回来就是了。”
  他所说的不需要太多,旁人便能自行想象,不写信回来,是被抓了不能写信?宋子遇胆子实际很大,就是说有胆量做舞弊之事?
  蓝荣恩等他说完,站出来冷笑看着徐光宗道,“二弟恐怕不知道,历来律法会连坐,姐夫若是出事,你可是姐夫的小舅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呵呵……二弟好自为之。”
  蓝荣恩说完便走了,徐光宗脸色却阴沉起来,几个与他说话的书生也连忙借口有事跑了。
  徐光宗不免将蓝荣恩额话听到耳中,回去便将话说给徐屠户听了,“爹,姐夫在京城还不知发生何事,若是当真无事,为何这么久都么写信回来?儿子猜测,姐夫定然是出事了。爹,他若出事是要连坐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