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计中计结局!(4 / 5)
这陶芃连殿试都还未考,就直接让他进了翰林院
那可是翰林院啊
多少学子饱读诗书,终其一生能进去的也没有几个。
陶瑞侗更是大惊,直接下跪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陶芃何德何能,可胜任翰林院侍讲啊,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这翰林院侍讲,岂是一般人能做的
说低了虽然只是一个四品官职,可却是直接陪伴授意于皇帝和皇子的,说高了,那就是太子太傅
不过在场之人,却是只有吕千珩,孙昱,和陶芃听懂了元贞帝的意思。
自古以来,翰林院侍讲都是为太子诵读书史,讲经解意的。
元贞帝这意思,分明是让陶芃帮着他多多指点和管教六殿下,吕彦辰
元贞帝却是不以为意,对陶瑞侗说道:“陶爱卿何苦妄自菲薄,陶芃的才华朕是看在眼里的,放眼大樾,能年纪轻轻考取会元的人,怕是也没有几个,一个翰林院侍讲,陶芃还是担得起的”
陶芃立刻为难道:“可是”
元贞帝直接打断道:“莫要可是了,难道陶爱卿是要朕出尔反尔么”
陶瑞侗哪敢,立刻说道:“老臣不敢老臣多谢陛下抬爱”
陶芃见此也只好说道:“臣,定当不负陛下厚爱”
这便是应下了元贞帝让他教导吕彦辰一事了。
孙昱在一旁听后心中却是暗笑。
陶芃啊陶芃,任你官职在高,也逃不了回府后的一顿毒打喽
孙昱和陶芃其实早些年便相识了,孙昱比陶芃年长几岁,却是不得不佩服陶芃的才学和见解。
他必须承认,陶芃在学识上,高于自己。
五年前,那时二人还未入仕途,也没有参加科举,却是偶然相识,无不惊讶于对方的才华。
自此谈天说地,吟诗作对,互相学习,惺惺相惜。
他二人时常在一起分析朝中境况,交流儒家思想,竟是比亲兄弟的感情更为深厚。
后来孙昱走了科举这条路,却现,当朝两位皇子,吕彦轩和吕彦灏,无不是刚愎自用,自私自利之人,哪有一丝的帝王之气
这样的人,如何能统领百官,爱护百姓,匡扶大樾
之后睿王吕千珩找到了他,他本是有些犹豫的,后来他见过了六殿下吕彦辰,才知睿王扶持之人,竟是六皇子。
而久而久之的接触却是让他心甘情愿的追随着吕彦辰,那个所有皇子中,最为心善,最为知人善用,最为真心实意为民着想的皇子,也是唯一一个,最有帝王之能,帝王之才的一位皇子
自此,他便一直听令于吕千珩,扶持吕彦臣。
后来陶芃凭借会试的文章震惊朝野,吕千珩也因此注意到他,孙昱便立刻向吕千珩举荐了陶芃。
从此,他二人面上装作不相识的样子,却是在私下里一直为睿王府做事。
这次之事,原本只是让孙昱在工部寻找灵麒寺建造时的账簿,可是孙昱费时许久,找到的账簿竟然只有一半。 ↑返回顶部↑
那可是翰林院啊
多少学子饱读诗书,终其一生能进去的也没有几个。
陶瑞侗更是大惊,直接下跪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陶芃何德何能,可胜任翰林院侍讲啊,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这翰林院侍讲,岂是一般人能做的
说低了虽然只是一个四品官职,可却是直接陪伴授意于皇帝和皇子的,说高了,那就是太子太傅
不过在场之人,却是只有吕千珩,孙昱,和陶芃听懂了元贞帝的意思。
自古以来,翰林院侍讲都是为太子诵读书史,讲经解意的。
元贞帝这意思,分明是让陶芃帮着他多多指点和管教六殿下,吕彦辰
元贞帝却是不以为意,对陶瑞侗说道:“陶爱卿何苦妄自菲薄,陶芃的才华朕是看在眼里的,放眼大樾,能年纪轻轻考取会元的人,怕是也没有几个,一个翰林院侍讲,陶芃还是担得起的”
陶芃立刻为难道:“可是”
元贞帝直接打断道:“莫要可是了,难道陶爱卿是要朕出尔反尔么”
陶瑞侗哪敢,立刻说道:“老臣不敢老臣多谢陛下抬爱”
陶芃见此也只好说道:“臣,定当不负陛下厚爱”
这便是应下了元贞帝让他教导吕彦辰一事了。
孙昱在一旁听后心中却是暗笑。
陶芃啊陶芃,任你官职在高,也逃不了回府后的一顿毒打喽
孙昱和陶芃其实早些年便相识了,孙昱比陶芃年长几岁,却是不得不佩服陶芃的才学和见解。
他必须承认,陶芃在学识上,高于自己。
五年前,那时二人还未入仕途,也没有参加科举,却是偶然相识,无不惊讶于对方的才华。
自此谈天说地,吟诗作对,互相学习,惺惺相惜。
他二人时常在一起分析朝中境况,交流儒家思想,竟是比亲兄弟的感情更为深厚。
后来孙昱走了科举这条路,却现,当朝两位皇子,吕彦轩和吕彦灏,无不是刚愎自用,自私自利之人,哪有一丝的帝王之气
这样的人,如何能统领百官,爱护百姓,匡扶大樾
之后睿王吕千珩找到了他,他本是有些犹豫的,后来他见过了六殿下吕彦辰,才知睿王扶持之人,竟是六皇子。
而久而久之的接触却是让他心甘情愿的追随着吕彦辰,那个所有皇子中,最为心善,最为知人善用,最为真心实意为民着想的皇子,也是唯一一个,最有帝王之能,帝王之才的一位皇子
自此,他便一直听令于吕千珩,扶持吕彦臣。
后来陶芃凭借会试的文章震惊朝野,吕千珩也因此注意到他,孙昱便立刻向吕千珩举荐了陶芃。
从此,他二人面上装作不相识的样子,却是在私下里一直为睿王府做事。
这次之事,原本只是让孙昱在工部寻找灵麒寺建造时的账簿,可是孙昱费时许久,找到的账簿竟然只有一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