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选择嫁给王二麻子 第4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庆母一走,庆脆脆便引着三人从中段墙过去了。
  原本竹屋都是用防水的茅草,但是晾晒不及时容易生霉呕臭味,每逢下雨就要打理一次,琐碎又辛苦。
  新起第二三间小竹院子的时候,从镇上买了不少小青瓦回来,屋顶用长的木条做檩子,瓦片搭在檩条空单出,小青瓦一仰一合地铺盖,不用灰泥,却能做到最好的防雨。
  第一间晾晒院子多了一小间竹屋子,庆脆脆对阮娟道:“这便是你以后的住处。”
  阮娟往里探头看了一眼,瞧着不大不小,只有一只竹床,床头是一只小木箱子,心里有些不喜欢,面上却是笑,“谢主母。”
  庆脆脆安顿好她,领着王海和王丰出门去。
  “家里如今起了三座晾晒院子,第二三座因着之前没人照看,尚未用上,不过有了你们,明日就要做活走动了。”
  从她家往坡下走上二十来尺,便能看到两座连在一起的院子。
  坡上位置高,能瞧见两间小院子都是规整样子,大竹子院墙,靠坡方向的横向一小半覆上顶子,寻常人也看不到里边内情。
  地方宽敞,甫一进去,院子里摆地全是四五层又长又宽的木架子。
  王二哥,不,是主子正坐在墩子上做木活,看手里工具,大约这些架子都是主子出手的东西。
  王二麻子听了身后的动静,见脆脆到了,从宽檐下出来,“正想着雨停了,你要来给他们说住处呢。”
  庆脆脆指指身后给他介绍,“大的这个叫王海,小的这个叫王丰。以后两人一前一后相互照应着此处。”
  名字不难记,王二麻子点头,同她说了几句话,又缩回檐下做事去了。
  庆脆脆道:“这院子一左一右,布局大小都一样,怎么住自己定。”
  王海和王丰嘀咕一会儿,最后是王丰住靠着小坡的,王海住稍微远一些。
  说远其实不过十几步的距离。
  庆脆脆看方才王海不说话都是王丰嘴皮子在动,心里猜出这是王丰的主意。
  小小年纪,心不定,或许还有一个爱发懒的毛病。
  以后可得盯着些。
  第43章 .庆家大房有子啦·
  家里多了三个干活的人,扛在众人身上的压力减轻不少,庆脆脆分工明确,收鱼称斤两的重力活是丈夫的、她自己算账记账和炒料,若是有空便帮着庆母和阮娟盐渍海货。王丰和王海则负责晾晒和烟熏。
  起初还有几分混乱,正赶上整月的大太阳,海上风平浪静,渔船出行所获颇丰,早上一直到黄昏不停有零散的渔民来送货。
  小件的,如珍鲍、海螺、百爪鱼、吐汁鱼、小有一截手指长、大有一只成年男子手掌大的海虾、沙井蚝、贻贝等。大件的,如银带鱼、鳓鱼、门鳝鱼等。
  七八月正是鳓鱼旺产的季节,老百姓喜欢叫这种鱼为鱼曹白,而且小型的鱼曹白清酒醉腌,以淡盐揉搓到位晾晒的秋鱼干能开胃养中,滋养强身。市面走价并不低。
  家里最近得利润最多的鱼就是鳓鱼,庆脆脆统算过,光是八月一整月鳓鱼一共收了两千六百斤、纯利有三十两。
  逢上八月最后一天是镇上大海铺子的结算工钱的日子,庆脆脆赚了钱也不小气,封了一百铜板给小刘,夸奖他这一个月在铺子里的表现,决定留用。
  小刘感激不已,拿了工钱脸上笑容不断,庆脆脆叮嘱他要是别人问起工钱,只说五十就好。
  小刘也懂这是东家的好意,买了粮面和布料子回村都是赶在大天黑,村里路上没什么人,深夜敲开家门,爷奶知道这一日是他半月一日的旬假,灶上的柴火没停,一直温着饭菜。
  “爷,奶,我今儿发工钱了。”他声音都是雀跃,不过害怕邻居听见,即便是在厨间都压低声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