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被遗忘的人(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晔很喜欢这种氛围,没有帝王之家的冷酷,充满温馨的家,多好,真不知道那些圣君明主们,干嘛把自己活成孤家寡人。
  这当然是李晔这个现代人不懂的,权力,尤其是皇帝的权力。
  只要不是那种傀儡皇帝,那就是无限制的大,就算被吹捧上天的明代内阁制,内阁首辅也能被皇帝的一纸诏书罢黜。
  不过,李晔现在不是这么想的,他始终觉得快乐是第一位的。
  当然,他现在根本算不上快乐,但他一直在向着那个目标奋进。
  “蘅儿,过来父皇这。”
  小李蘅听到李晔的话,挣开崔文媛的怀抱,跌跌撞撞地走向了李晔。
  第二天一早,李晔刚到御书房,孔纬就带着崔湛和刘崇望求见。
  “陛下,秋赋的结果出来了!”孔纬强压着兴奋说道。
  “哦?多少?”李晔很配合地问道。
  “全年收取农税两百三十万银币,商税四百六十七万银币,其他杂税一百七万银币,全年共计收税八百六十七万银币!”孔纬太激动了。
  这由不得孔纬不激动,德中元年是两税法颁布之年,税收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折算现在的银币,不过一千五百万银币。
  长庆年间,税收趋于稳定,也不过三千五百万左右。公认大唐最鼎盛的贞观之治最高的时候折算下来也不过四千一百万,开元盛世也不过五千两百万。
  虽然每个时期的购买力不一样,相差很大,但是现在的朝廷收入完全是靠着京畿道,不夸张地说,京畿道在这些税收中的贡献,达到了总收入的六成以上。
  不是说其他地方差,而是其他地方多是近几年新归附朝廷,还处在变法初期,金商那些地方稍好一些,但总归还是地处偏远了些。
  这么算来,李晔变法以来,朝廷的收入每年都在增长,尤其是粮食,这种战乱年代最具战略意义的物资,粮价已经连续三年不增反降了。
  “才这么点啊?”李晔不自觉地嘟囔了一句。
  大殿之上的三人,瞬间石化当场。
  就算是宪宗中兴的时代也没有现在这么好,他还不满意!
  真不知道怎么样,李晔才能觉得满意。
  “不错。”李晔知道自己失言了,赶紧挽回道,“短短三年的时间,就由此成绩,诸位居功至伟啊。”
  “微臣等愧不敢当。”孔纬三人也知道,李晔野心甚大,对此也并没有太在意。
  “陛下,新年将至,现在各地驻军是否调动,将领是否更换,还请陛下示下。”刘崇望说道。
  “嗯,是啊,有些地方的驻军已经达到三年了,兵部有什么建议?”李晔问道。
  “这是微臣和兵部一定的将领和部队调整方案,请陛下御览。”
  晔接过来看了一下,内心瞬间愧疚了一下。
  刘崇望的方案中,有关于西征的五百锐士和安敬旭的调整。
  说起来,这五百多人已经在西域之地,待了三年了,也是时候召回来了,要不是刘崇望在部队调整名单里提到,李晔都快忘了安敬旭他们了。
  此时的安敬旭他们正出神地看着眼前的一片沙地。
  “这就是怛罗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