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欣在众人的簇拥下來到位于长安城正中央的皇宫,皇宫气势恢宏,但是内里装饰却极其简朴。
  大殿上十六根铜柱沒有任何装饰和花纹,更不要说涂以金粉了。刘欣的皇帝宝座也只是一张普通的木椅,只不过比平常的木椅要宽大一些而已。大殿的两侧各摆着三溜桌椅,这是给上朝的大臣们坐的。
  过去,大臣们在皇帝面前是沒有座位的,只有一些德高望重、年老体弱的大臣,才有可能被皇帝赐座,那就算是一种极度的荣誉了。但是刘欣觉得,对大臣们应该更人性化一点。朝堂之上是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大臣们在那里往往一站就是一个上午。这些大臣许多都是文弱书生,而且做到这个位置,很多人也已经不再年轻。不要说一个上午,半个时辰站下來,有些人就已经腰酸背痛了,哪里还能够集中精力商议国家大事。所以,刘欣不仅为他们准备了椅子,还为他们准备了桌子。刘欣这样安排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让皇帝走下神坛。
  在大汉王朝,臣子觐见皇帝的时候并不需要三拜九叩,但是皇帝为了维护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也已经采取了许多手段。比如臣子在皇帝面前沒有座位,臣子上朝不许穿鞋子,还必须小步快跑。皇帝的帽子前面挂着一排珠帘,让皇帝可以看清臣子,而臣子却看不见皇帝脸上的表情,这些都是为了保持皇帝在臣子面前的神秘感,从而保住皇帝的权威。
  刘欣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权威,限制皇权。在刘欣看來,为什么皇子们会为了皇位争个你死我活,连兄弟手足之情都不顾了?为什么天下大乱的时候,有点野心的家伙都跳出來想当皇帝?那都是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而且几乎不受任何约束。
  皇帝一言可以令人生,一言可以令人死,他可以为所欲为。如果皇帝是个明君还好,万一是个昏君,则天下危矣,百姓危矣!远的不说,最近的刘志、刘宏这两任大汉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正是他们的为所欲为导致了天下大乱。如果沒有刘欣的突然出现,大汉王朝就真的不再姓刘了。
  所以,刘欣一直在考虑通过设立一项制度來约束皇帝的权力,从而让大汉王朝可以尽可能地走得更远。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现在这个阶段显然不可行。因此,刘欣想的是采取内阁制,合理地划分皇帝、内阁和六部的权力,让三者达到一个平衡。同时赋于内阁和六部驳回皇帝旨意有的权力,并且规定皇帝的任期。
  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年轻的时候英明无比,到了年老以后,往往昏招叠出。刘欣就是想尽量避免这些情况,让皇帝始终保持年富力强的状态。
  但是,千百年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总已经深入人心。刘欣想出來的这些东西虽然是削弱他自己的权力,但是要让其他人能够接受,却还要费不少的周章。所以,刘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皇帝在大家心目中高不可攀的形象,让皇帝走下神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