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城门还沒有开,但是城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大多数是城郊的乡民,他们要进城卖菜,顺便将城里的粪便清运出城,做这些事情就是要赶个大早。所以,李岩并沒有费多大力气就打听到了开城的时间,是辰时二刻。
  刘欣点了点头,说道:“辰时一刻集合,二刻出发!”
  辰时二刻,城门开了以后,守候在城外的百姓蜂拥而入。现在是和平时期,又不需要查究什么犯人,城门的守卫也不会太过严格,对于这些苦哈哈的百姓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这些百姓进城的时候,天色尚早,再有人进出还要等上大半个时辰以后,这时候的城门口又重新变得冷冷清清。不过,守门的士兵并沒有回去再睡个回笼觉,依旧拄着长枪,挎着霸刀,精神抖擞地站成两列。
  城门缓缓打开的时候,刘欣的军队也出发了。他们奔行五里路,來到城下,正是城门口最冷清的时候,这时候进城,几乎不会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任何不便。
  夏季天亮得早,一万五千名骑兵离着城门还有老远,就被把门的士兵发现了。“呜呜呜”的号角声在东门上空响起,那是把门士兵发出的示警。
  忽然,一队人马从城门里冲了出來,挡在刘欣的面前。为首一员大将,手提铁枪,正是张郃。
  张郃已经看清來人,大吃一惊,弃了铁枪,滚鞍落马,叉手立在路旁,大声说道:“不知主公驾到,有失远迎,请主公恕罪!”
  听到张郃忽然改口称呼自己为主公,刘欣便知道他一定也参与了那件大事。其实,除了典韦和许褚,其他副军团长以上的武将和所有的内阁学士、六部尚书几乎都参与了这次劝刘欣登基的策划,蔡邕甚至亲笔写好了劝进表、贺表。
  典韦、许褚之所以沒有参与进去,倒不是因为他们性格粗莽,不足谋事,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他们是飞虎亲卫的统领,而新虎亲卫又是刘欣的亲军,这样一支军队和他们的将领,只应当绝对忠于刘欣,即使是对刘欣有利的事情,沒有刘欣的命令,他们也不能去做。所以,大家在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很默契地将典韦和许褚排除在外了。
  在张郃吃惊的同时,刘欣也是颇感意外。虽然长安城的地方军还沒有组建,这里是由各大军团轮流防守的,但现在并非战时,根本用不到张郃这位军团长亲自守城啊。
  刘欣不由面色一沉,说道:“儁乂,你为何在这里?”
  第712章十万火急
  自从将大汉的都城设在长安的政策确定下來,沮授、田丰、徐晃、赵云四人并开始着手策划这件大事了。这四个人也正是听刘欣讲过“金甲神人”故事的四个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早就将刘欣当作真龙天子了。
  为了保证刘欣顺利登基,他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仪式的筹备、劝进代表的选择、何太后将传国玉玺交给刘欣的时机,都有周密详尽的计划。尤其在代表的选择上面,几乎囊括了各个阶层,既有官府和军方的代表,又有前朝的旧臣,还有各州郡的名门望族,也有庶民百姓。
  随着抵达长安城的人越來越多,城内的安全保卫工作也就显得越來越重要,尤其各门的守卫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本來只需要校尉來完成的工作,现在都由张飞、张郃这些大将亲自担任了。
  本來,刘欣作为这件事情的主角,沮授、田丰他们不仅不应该瞒着刘欣,反而应该及时向刘欣汇报事情的进展,并且以刘欣的意见为主导。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不能这样做。
  五年前,董卓废刘辨立刘协的时候,刘欣曾经发表过一个声明,不承认刘协的皇帝身份。刘欣当初这样做,是因为他已经预料到将來会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发生。
  刘欣不能够去挟持这个天子,因为他是汉室宗亲,即使他挟持了刘协,他也只能尽全力保护刘协,而不能取而代之。所以,即使将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是曹操,也会是其他人,但绝对不可能是刘欣。所以刘欣要先发表一个这样的声明,告诉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你挟持的人在我眼里根本就不是天子,又怎么能够命令我呢?
  这个声明本來沒有什么不妥,但关键是在后面那句话----待天下平定以后另立明君。当时发表这个声明的时候,刘欣还只占据了荆州这一片地方,采取的也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他加上这样一句话,也是为了避免成为其他诸侯的目标,好为荆州的发展争取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但是,谁也沒有想到事情发展得这样快,短短五年时间,刘欣就已经占据了大半个江山,甚至恢复了西域都护府,控制了匈奴草原,他已经到了非称帝不可的地步了。
  这时候,当初为了不引人注目而加上的那句话,就成了刘欣称帝的束缚。因为世人重信义,人无信则不立,如果刘欣贸然称帝的话,就会被人们认为是不守信诺。
  在这种情况下,沮授、田丰他们不得不站出來,摆出一副是他们逼着刘欣称帝的礀态,将不守信诺的“罪名”揽到自己的身上。
  面对刘欣的质询,张郃张口结舌,不知道是应该将实情告诉刘欣,还是继续隐瞒下去,左右为难。
  沮授也沒有想到张郃会如临大敌,亲自守在城门处,只得无奈地说道:“张将军,主公都已经知道了。”
  张郃这才拱手说道:“主公,非常时期,唯恐有宵小之徒趁机作乱,故而末将等人亲临城防,惊扰了主公,死罪。”
  刘欣猜到了张郃出现在这里的原因,面色缓和了一些,摆了摆手,说道:“走吧,随我到城楼上看看。”
  长安城本是大汉的故都,这一次修建又在原來的基础上扩大了许多,分为宫城、内城、外城三个部分。
  宫城是在旧皇宫的基础上修建的,只是宫墙建得高大坚固,堪比城墙,所以叫做宫城。按照刘欣一切从简的要求,皇宫建得并不奢华,有点类似襄阳的州牧府,只是规模扩大了好几倍,前面也多了专门议事的三座大殿。
  内城占地甚广,几乎抵得上一个襄阳城的范围。这里既是长安的中心,也是整个大汉王朝中枢所在地,六部和内阁衙门都设在内城,还有许多大臣的官邸也建在内城。
  而外城才是长安百姓生活的地方,各地的富绅们也只能在外城购地建房。外城的面积大约是内城和宫城之和的三倍,目前已经建造房屋的地方还不到三成,所以,从城头上望去,城里许多地方还是一片空旷。
  这也是沒办法的事。自从更始之乱以后,长安城便毁于战火,以后一直沒能恢复元气。董卓虽然也曾经将大汉的都城迁往长安,但这时候天下已经大乱,诸侯并不听命于朝廷,朝廷大臣们连俸禄都快发不出,更不要说建设长安城了。破败的城池,萧条的经济,再加上残暴的统治者,城市的人口能够维持住不下降就已经是奇迹了,增长是绝对不可能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