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过了几天,第一军团的徐晃、庞德,水军的甘宁、周泰、程普、黄盖先后回到了襄阳。随同徐晃一起回到襄阳的还有第一军团的两万骑兵,这支骑兵将成为护送刘欣北上长安的主要力量。
  在出发之前,刘欣沒有专门接见徐晃,而是专门接见了甘宁、周泰、程普、黄盖这四个水军将领。
  徐晃是刘欣的义弟,当年刘欣从居巢北上河间的时候,就是由徐晃担任护卫的。除了这层关系,他还是劝刘欣登基的中坚人物。那一年,刘欣假借金甲神人的名义,让沮授、田丰、徐晃、赵云四人对于刘欣是天下正主的看法坚定不移,长安城将要发生的那件大事,就是他们四个人共同策划的。因此,将自己全家的安全交给徐晃,刘欣是完全放心的,自然不需要专门接见和特别的安排。
  四位水军将领对刘欣的忠心是不用怀疑的。甘宁是跟随刘欣的老人了。因为孙家的事情,程普、黄盖现在对刘欣是绝无二心。周泰是水寇出身,刘欣不仅沒有因此瞧不起他,反而直接任命他为水军副都督,就冲着这份信任,就算让周泰赴汤蹈火,他也在所不辞。
  尽管如此,在出发之前,刘欣还是亲自接见了他们。
  看着面前坐得像标杆一样笔直的四员大将,刘欣笑着问道:“怎么样?大海上的生活还习惯吗?”
  甘宁首先打开了话匣子,连声说道:“主公,你是沒有见识过。有一次末将正带着船队大海上训练,忽然刮起一阵狂风,浪头掀起來,足有城墙那么高。当时末将正坐在船头上,颠得七荤八素,五脏六腑仿佛都要吐出來了。后來下了船,末将走路都打晃,好几天才恢复过來。”
  刘欣点了点头,说道:“现在你们知道了吧,长江虽然也有风浪,可是和大海比起來,那只是小巫见大巫。我倒是有个建议,你们可以将秣陵造船厂的工匠带到海上去,让他们一起参与航行,见识一下大海的威力,这样或许可以造出更适合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
  程普一拍大腿,赞道:“主公这个方法好。现在水军中所用的战船虽然经过多次改进,但是在大海上总是有些不太平稳,如果让那些造船的工匠能够亲身经历一下,肯定对他们建造船只大有帮助。”
  “水军在大海上已经训练了一年有余,等你们的家眷迁往长安的事情结束以后,就将他们拉出去遛一遛。”刘欣站起身來,指了指挂在后面的那幅大汉疆域图,说道,“先易后难,先从沿海的岛屿练习起,再逐渐向远海扩展。那里还有许多土地等着你们去征服,将他们并入大汉的版图!”
  开疆拓土是每个军人的梦想。甘宁他们一直以为自己身在水军,而江南悉平,他们对于刘欣统一大汉几乎毫无用处。沒想到刘欣扩展疆域的决心远超秦皇汉武,竟然已经放在了遥远的海外。要想取得海外的土地,自然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水军,甘宁等人顿时觉得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纷纷站了起來,一齐拱手说道:“末将等绝不负主公所托!”
  刘欣摆了摆手,让大家都坐下來,正色说道:“海外这些岛屿,大多数都是无人居住的荒岛,即使有人,那也是些沒有开化的野人。所以,你们最大的敌人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和复杂多变的天气。要战胜这样的敌人,除了坚持艰苦的训练,配备适合大海航行的船只,还必须掌握天气的变化。”
  听刘欣这样一说,甘宁等人都是面面相觑。他们是武将,让他们上阵杀敌,眉头都不会皱一下。但他们现在要面对的敌人居然是大海和气候,这简直就是与天斗啊!
  刘欣看到众人的表情,忽然笑了起來,说道:“其实也沒什么难的。你们要做的就是收集沿海每天的天气情况,将它们归纳整理,从中找出规律。看看什么季节刮什么风,什么季节容易发生风暴,至于潮汐的变化许多沿海的渔民都清楚,你们派人稍加打听就知道了。罗盘已经配发给了你们,在大海上辨别方向问題不大了,但是你们单单依赖罗盘还不够,还需要学会观测天象,利用天上的星座作为参照。”
  周泰拱手说道:“回主公,你说的这些东西,末将等都不太懂,不知主公可否讲得详细一些?”
  刘欣笑着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事情要慢慢來。气候资料我已经派人开始收集了,到时候整理一份发给你们就是。但是天文地理方面的许多知识,你们却需要专门学习。正好,长安城将要举办一期进修班,是由书院的老师亲自授课的,到时候你们一起参加吧。”
  这期进修班和高级将领研修班不同,是专门针对初级学堂的教师举办的,授课内容主要是数学和自然。如果放在后世,这些知识就显得非常简单,甚至只能算是科普级别的。但是对于这个年代的人來说,就已经是十分深奥的理论了。
  而对于甘宁、周泰这些水军将领來说,其中许多知识相当实用。比如,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对于他们在大海上航行就很有帮助。而潮汐、风暴的形成,洋流的变化,五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几个重要的海峡,这些來自后世的科普知识,都将让他们对于即将征服的大海有全新的认识。
  要让一个普通人相信这些知识,本身就要费不小的力气,就连那些书院的老师在传授这些知识给他们的学生时,都是将信将疑。但是甘宁他们却不同,他们是军人,军人已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刘欣一直向他们灌输的道理。所以,刘欣并不要求他们相信或者弄懂这些知识,只要他们接受这些知识,并且按照这些知识行事就可以了。
  又休息了两天,这些返回襄阳的将领也基本上收拾得差不多了。在一个仲夏的早晨,大队人马离开襄阳,朝着长安进发。
  第703章冲击营地
  从襄阳到长安的这条道路,刘欣已经走过多次了,除了貂婵,其他女人都沒有走过,免不了透过特制的车帘东张西望,最兴奋的还数那些孩子们,能够出一趟远门,别提有多高兴了,唯一感到忐忑不安的只有刘浜,也难怪,才十三岁的孩子,短短几年之内,就从居巢迁到庐江,又从庐江迁到襄阳,现在又要从襄阳迁往长安,每次迁居,他的生活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他的心情又怎么能够安宁呢。
  这里已经属于刘欣控制的核心地区,加上丝绸之路的重新开通,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对刘欣的崇敬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而随行的官兵除了第一军团的两万骑兵,还有一万五千名飞虎亲卫,徐晃、典韦、许褚、庞德、甘宁、周泰这些随迁的将领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所以,安全是不用担心的,刘欣也乐得让孩子们放松一下,权当是一次长途旅行。
  荆州百姓对刘欣和他亲手组建的大汉军队的拥戴是发自内心的,见到有军队经过,许多百姓都自发地涌到路边,送上馒头、清水还有鸡蛋。
  太后何莲也在队伍当中,这样的情景,当年她被李儒送给刘欣,在去襄阳的路上,就曾经看到过,当初,何莲也怀疑过,这种情景很可能是刘欣故意强迫百姓们演的一场戏,但是在襄阳住了这些年,何莲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刚开始到襄阳的时候,由于受了李儒的蛊惑,何莲整天担惊受怕,就沒有睡过一天安生觉,慢慢的,她才发现,那些话都是李儒编造的谣言,刘欣既沒有杀她,更沒有污辱她,反而对她礼敬有加,现在,原來的儿媳妇唐娴变成了她的义女,还嫁了郭嘉那样的才子,何莲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來越像个正常人了。
  闲暇的时候,何莲也会静静地思考,她儿子已经被董卓害死了,虽然刘协也是她丈夫刘宏的儿子,但她与刘协的关系一直不好,而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更是被她毒死的,如果刘协坐了天下,她只怕不得善终。
  看着大道两边的百姓像欢迎自己的亲人一样欢迎着这支队伍,何莲的心情就难以平静,也许正如郭嘉所说的,只有将大汉天下交给这样一个受百姓拥护的人,才绵延万世。
  郭嘉也是参与谋划那件大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劝说何莲、唐娴将传国玉玺交给刘欣,为此,郭嘉沒有少在何莲面前讲刘欣的丰功伟绩。
  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这枚玉玺的移交也就象征着帝位的传承,正因为玉玺如此重要,许多野心勃勃的家伙才会对玉玺念念不忘,当年的孙坚和刘备都是当中的一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