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谢昭宁(重生) 第18节(3 / 4)
“晨起见殿下未回转殿中更衣,数九寒天里,陈宝怕殿下冻着。”那小太监笑得孩童似得天真憨傻,说话时,尾音黏连,微微含混,似只瞧见了谢昭宁般,将那大氅给他仔细披上了,才对其余人挨个行礼,“陈宝见过二殿下,四殿下,五殿下,四公主,还有——”
他从头数到尾,见居然多出个生脸儿来,不由懵了一下,抬眸无辜觑着谢昭宁,疑惑地眨了眨眼。
“庆阳郡主。”谢昭宁与他轻声提点。
“陈宝见过庆阳郡主。”陈宝遂又补一句。
这宫里人人晓得陈宝虽说半傻,却是忠仆,眼里只一个谢昭宁,便对他这乱了顺序的请安方式也不计较,只霍长歌神色不大自在起来,眼神微一游移,才与他点了点头。
“回去吧,”谢昭宁却未留心她,只与陈宝道,“煮碗姜汤喝,驱寒。”
陈宝响亮应一声,转身下了回廊便走了。
霍长歌遥遥瞥了眼陈宝临出拱门的背影,心底又不由浮起愧疚来,垂了眸,与适才那副骄矜模样又不一样了。
她前世嫁与谢昭宁五年,府里虽说人丁凋敝,但该有的仆从也不少,人人得了谢昭宁的令,对她毕恭毕敬,只一个陈宝不睬她,直言她对他家殿下不好,所以他也讨厌她。
谢昭宁与陈宝说过许多次,陈宝虽天真耿直,却也又倔又犟,无论如何也不听,罕见地拒绝顺从他命令,索性避着霍长歌再不见。
霍长歌有日便对谢昭宁凉凉嘲一句:“你这一府的人,唯他不傻。”
谢昭宁便懂得她想说甚么,眼里的光又黯淡许多。
霍长歌夜里一人时,时常想,她前世对谢昭宁做过的错事太多,多到她其实已不大清楚到底做过甚么了,而只有当那些故人一一立在她眼前时,她才恍然忆起,原她都做过那么些令他伤心难堪的事。
*****
霍长歌心事重重随众人入了尚武堂的门,张远图今日显然到得甚是早,手上正握着副小弓。
那弓瞧着还未有寻常弓的一半长,弓身普普通通瞧不出甚么特别,像是七八岁孩童习练用的。
他待人全入内,却是两手捧了那弓给连珍,一板一眼颇有些木讷得转述道:“陛下适才着人送来的,说公主既想学射箭,也是好事,甚有强身健体之功效,此乃大公主幼时军中戏耍时用过的,这便送与四公主了。”
那弓原是被丽嫔收在自个儿寝殿之中,日常思念长女的,却被连凤举拿来慨他人之慷。
连珩瞥过一眼,便微蹙了眉,他心知陛下素来不喜人言行出格,尤其女子,闺秀便该有闺秀的模样,读书习武乃是大忌,陛下便是允了连珍学诗,那授课的老宫婢也是得了圣意,精挑细选了些只讲情情爱爱的篇章,让连珍早早便生出了嫁为人妇的憧憬。
可如今来了个霍长歌,陛下言行便也古怪了起来,他纵着霍长歌胡作非为,不过念其初入宫门,到底不宜过于苛刻,规矩却没让她少学,早晚要照着闺秀的模子将她也塑成那副样子,可眼下陛下又容许连珍入学习文练武,倒像是想撺掇着连珍与霍长歌争斗一番的模样。
连珩越发窥不破圣意,只担忧觑着连珍,却见她毫无察觉一般,得了那弓,只沉在喜悦之中,长睫扑闪扑闪,嗓音娇娇柔柔地道:“连珍谢过陛下。”
“日后,连珍便要劳烦师父费心了。”连珍礼数周全得与张远图盈盈一拜,又转头与众位皇子福一福,“亦要劳驾众位哥哥指点了。”
张远图虚扶她一下,直道:“不敢。”
连珣眼里顿时划过一丝兴味,眼梢一挑,暗暗觑了眼霍长歌。
“瞧瞧,咱们霍妹妹一来,连珍儿也要往文武双全上去了。”连珍喜静,素来体弱,若是愿习骑射,总归能强身健体,倒是好事。连珣既看不破陛下用意,便自圆其说,与霍长歌先戴了高帽,他嗑了几粒瓜子,一说话,带出满齿果仁的清香,笑着胳膊肘一拐去撞谢昭宁,“巾帼不让须眉,霍妹妹倒是已先给珍儿打好了样。三哥,你说可对?”
他不出声还好,一出声,其余人便皆朝他俩望过来,谢昭宁见连珍拿了那弓心里便默道:不好,这下就霍长歌没有弓,她一恼,他铁定又要受迁怒。
他故意挪了一下站位,往连璋与连珩俩人间的夹角处躲过去,熟料还是让连珩一语惹了注意来。
谢昭宁一抬眼,正对上连珍求夸赞的殷切眸光,余光里便是霍长歌怨念的眼神。
他喉头一哽,应和连珩的话便莫名说不出了。
连珣却轻舔了下唇,眼神幽深得在他们几人间不住打转,唇角笑意高深莫测。 ↑返回顶部↑
他从头数到尾,见居然多出个生脸儿来,不由懵了一下,抬眸无辜觑着谢昭宁,疑惑地眨了眨眼。
“庆阳郡主。”谢昭宁与他轻声提点。
“陈宝见过庆阳郡主。”陈宝遂又补一句。
这宫里人人晓得陈宝虽说半傻,却是忠仆,眼里只一个谢昭宁,便对他这乱了顺序的请安方式也不计较,只霍长歌神色不大自在起来,眼神微一游移,才与他点了点头。
“回去吧,”谢昭宁却未留心她,只与陈宝道,“煮碗姜汤喝,驱寒。”
陈宝响亮应一声,转身下了回廊便走了。
霍长歌遥遥瞥了眼陈宝临出拱门的背影,心底又不由浮起愧疚来,垂了眸,与适才那副骄矜模样又不一样了。
她前世嫁与谢昭宁五年,府里虽说人丁凋敝,但该有的仆从也不少,人人得了谢昭宁的令,对她毕恭毕敬,只一个陈宝不睬她,直言她对他家殿下不好,所以他也讨厌她。
谢昭宁与陈宝说过许多次,陈宝虽天真耿直,却也又倔又犟,无论如何也不听,罕见地拒绝顺从他命令,索性避着霍长歌再不见。
霍长歌有日便对谢昭宁凉凉嘲一句:“你这一府的人,唯他不傻。”
谢昭宁便懂得她想说甚么,眼里的光又黯淡许多。
霍长歌夜里一人时,时常想,她前世对谢昭宁做过的错事太多,多到她其实已不大清楚到底做过甚么了,而只有当那些故人一一立在她眼前时,她才恍然忆起,原她都做过那么些令他伤心难堪的事。
*****
霍长歌心事重重随众人入了尚武堂的门,张远图今日显然到得甚是早,手上正握着副小弓。
那弓瞧着还未有寻常弓的一半长,弓身普普通通瞧不出甚么特别,像是七八岁孩童习练用的。
他待人全入内,却是两手捧了那弓给连珍,一板一眼颇有些木讷得转述道:“陛下适才着人送来的,说公主既想学射箭,也是好事,甚有强身健体之功效,此乃大公主幼时军中戏耍时用过的,这便送与四公主了。”
那弓原是被丽嫔收在自个儿寝殿之中,日常思念长女的,却被连凤举拿来慨他人之慷。
连珩瞥过一眼,便微蹙了眉,他心知陛下素来不喜人言行出格,尤其女子,闺秀便该有闺秀的模样,读书习武乃是大忌,陛下便是允了连珍学诗,那授课的老宫婢也是得了圣意,精挑细选了些只讲情情爱爱的篇章,让连珍早早便生出了嫁为人妇的憧憬。
可如今来了个霍长歌,陛下言行便也古怪了起来,他纵着霍长歌胡作非为,不过念其初入宫门,到底不宜过于苛刻,规矩却没让她少学,早晚要照着闺秀的模子将她也塑成那副样子,可眼下陛下又容许连珍入学习文练武,倒像是想撺掇着连珍与霍长歌争斗一番的模样。
连珩越发窥不破圣意,只担忧觑着连珍,却见她毫无察觉一般,得了那弓,只沉在喜悦之中,长睫扑闪扑闪,嗓音娇娇柔柔地道:“连珍谢过陛下。”
“日后,连珍便要劳烦师父费心了。”连珍礼数周全得与张远图盈盈一拜,又转头与众位皇子福一福,“亦要劳驾众位哥哥指点了。”
张远图虚扶她一下,直道:“不敢。”
连珣眼里顿时划过一丝兴味,眼梢一挑,暗暗觑了眼霍长歌。
“瞧瞧,咱们霍妹妹一来,连珍儿也要往文武双全上去了。”连珍喜静,素来体弱,若是愿习骑射,总归能强身健体,倒是好事。连珣既看不破陛下用意,便自圆其说,与霍长歌先戴了高帽,他嗑了几粒瓜子,一说话,带出满齿果仁的清香,笑着胳膊肘一拐去撞谢昭宁,“巾帼不让须眉,霍妹妹倒是已先给珍儿打好了样。三哥,你说可对?”
他不出声还好,一出声,其余人便皆朝他俩望过来,谢昭宁见连珍拿了那弓心里便默道:不好,这下就霍长歌没有弓,她一恼,他铁定又要受迁怒。
他故意挪了一下站位,往连璋与连珩俩人间的夹角处躲过去,熟料还是让连珩一语惹了注意来。
谢昭宁一抬眼,正对上连珍求夸赞的殷切眸光,余光里便是霍长歌怨念的眼神。
他喉头一哽,应和连珩的话便莫名说不出了。
连珣却轻舔了下唇,眼神幽深得在他们几人间不住打转,唇角笑意高深莫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