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小学开学第一天 第7节(3 / 4)
屋子里有点乱,还空了许多,大人们已经把大件的床、办公桌、小彩电之类的搬过去了。筱芫几次凑过去想帮忙搬东西,都被当做小孩子爱凑热闹地拒绝了。
后来还是大姐看她真的想帮忙,把洗澡洗脸用的几个桶、盆交给她拿。
筱芫一点不挑,拿着东西就欢快地走到了隔壁——他们家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暂时的“新家”。把东西靠墙放好后,她又跑回去帮忙拿些零碎的东西,来回跑几次之后,家就基本搬好了。
老妈和大姐还要打扫原来租的屋子,也不让她帮忙,筱芫想了想,干脆回“新家”收拾归整东西好了,也就没有非要留着。
几个房间都扫干净了,她拿着打湿的抹布,趁着大人们还在讨论怎么安排家具、怎么摆放的时候,先把搬过来的桌椅什么的都擦一遍。
最后讨论的结果跟上辈子一样,老爸老妈睡中间那屋,同时也是客厅,小彩电、办公桌还有喝茶用的桌椅就都放那里;二哥细弟睡最外边那屋,她和大姐睡最里边,她们屋外就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
上辈子,她在这里度过了几乎整个小学生涯,虽然记忆模糊、很多事她不太记得了,但是却记得在这里发生过的、简单的快乐的小事。
第一次炒菜做饭、花大半天时间观察蜗牛和蚂蚁还有潮湿季节小花园里长出来的漂亮的黄色毒蘑菇……这些一点一滴,让筱芫单调的生活里充满了更多色彩。
她收拾着东西,想到上辈子自己还在这里用树叶埋葬了一只蝴蝶,因为救不了它还哭了一会。那个时候她还没看过《红楼梦》,不知道黛玉葬花的典故,只知道小蝴蝶没能找到妈妈饿死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她还真的挺傻的,书里说什么她全都当真的。
“太好啦!我们有自己的房间,还那么大!小花园好漂亮!还有厕所,我们以后可以不用跑到公厕了!”文静的大姐拉着她到处看,难得显露出了几分激动欢喜。
筱芫十分赞同地猛点头,重生后除了没有便捷的网络,她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这个了。
老爸老妈留了来帮忙的亲戚朋友一块吃早饭,然后大人们还要在一块聊天热闹,小孩子们就可以回去补觉了。筱芫跟着大姐也回去睡了一会,这次她没有进空间,实打实地睡了一觉。
等她一觉醒来,外边已经天色大亮,有饭菜的香气从屋外飘了进来。
“细妹,起来吃午饭啦!”筱芫正迷糊着,就看到大姐进来和她说道,这才知道她一觉睡到了中午。
来帮忙的彭叔他们都已经回自己家了,所以家里现在很安静,她走到房间门口,伸了下懒腰。太久没真的睡这么长觉了,都睡迷糊了,不过偶尔一次,感觉还不错。
筱芫心情很好地决定以后每周六都这么睡,不去空间复习,劳逸结合嘛,不能太过度了,不然会有厌学心理。
“你那个作文比赛怎么样了?接下来还要比赛吗?是不是得去省里啊?”吃午饭的时候,褚父好像突然想起来这事问道。
看到他眼底的期待,筱芫想了想,没打包票:“市里的比赛结果出来后,老师只说让我先等等,多看书练习,等通知就可以了。应该接下来还要比赛的,需不需要去省里参加比赛,我也不确定。”
“唔,好,你好好努力,学习也不能落下,知道吗?”褚父不懂这些,看她点头就满意了,然后叹了口气,开始对几姐弟进行日常念叨,
“你们上学每学期都要花很多钱,所以要好好读。别人想读书都没得读,你们能读书要珍惜!你们老子我累死累活,就是为了你们几兄妹成人成才。没文化没文凭赚钱多不容易啊!当年你们爷爷要是有钱供我读书,我说不定能考上大学,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难。你们……”
“好了好了,说这么多干什么?孩子们又不是天天到处玩、没心思读书。”褚母听到一半的时候脸色就不太好看,直接打断他的话,让几姐弟吃完该学习的去学习,要玩的去玩。
“爸,我们知道的,你和妈放心。”大姐和二哥看了看爸妈的脸色,乖乖说了一声就离开了饭桌。
筱芫看着老爸忍着脾气不敢发、像是受气的样子,又看了看老妈的冷脸,忽然又想起了上辈子。原来这么早的时候,矛盾就已经积下了啊,难怪后来会……
可现在的她,即便从上辈子知道了父母之间的矛盾缘由,也什么都做不了。因为在他们这样偏僻的农村、小镇,以她如今的年龄,父母长辈没有一个会听小孩的想法,把孩子的意见当回事。
有的时候,她真的觉得他们几姐弟是老妈的负累,没有他们,老妈或许不会过得那么辛苦。
筱芫眼里漫上沉郁的黑色,放任消极的情绪在心底蔓延了一会儿,她才用力拍了拍脸,振作起来:怕什么!她都已经让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了,只要像之前那样,继续努力,一定可以让更多事情往好的方向改变!
在旁边看着自家妹妹不知道为什么又开始发奋学习做题,有点学渣想要颓废一会的大姐诸希桦看着,不好意思偷懒,又坐直了身子继续做作业、复习功课,写着写着,状态竟然越来越好,还没到晚上就做完了以前周末根本写不完的作业,还背了会单词!
“我原来可以做完这么多作业的嘛!”她两眼发光,突然觉得学习、写作业也没有那么难,对比没做完作业的大弟,成就感一下就起来了。
听到大姐这么说,筱芫从练习题里挣出来,笑着说道:“姐,你本来成绩也不错啊,只要你能专心,写完作业肯定没问题。”
他们几姐弟就是容易被学习之外的事弄得心思杂乱,尤其是越长大就越会这样,所以到高考的时候,总是会发挥失常。要是弄从现在开始,让大家都学会无视其他事情的干扰就好了。 ↑返回顶部↑
后来还是大姐看她真的想帮忙,把洗澡洗脸用的几个桶、盆交给她拿。
筱芫一点不挑,拿着东西就欢快地走到了隔壁——他们家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暂时的“新家”。把东西靠墙放好后,她又跑回去帮忙拿些零碎的东西,来回跑几次之后,家就基本搬好了。
老妈和大姐还要打扫原来租的屋子,也不让她帮忙,筱芫想了想,干脆回“新家”收拾归整东西好了,也就没有非要留着。
几个房间都扫干净了,她拿着打湿的抹布,趁着大人们还在讨论怎么安排家具、怎么摆放的时候,先把搬过来的桌椅什么的都擦一遍。
最后讨论的结果跟上辈子一样,老爸老妈睡中间那屋,同时也是客厅,小彩电、办公桌还有喝茶用的桌椅就都放那里;二哥细弟睡最外边那屋,她和大姐睡最里边,她们屋外就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
上辈子,她在这里度过了几乎整个小学生涯,虽然记忆模糊、很多事她不太记得了,但是却记得在这里发生过的、简单的快乐的小事。
第一次炒菜做饭、花大半天时间观察蜗牛和蚂蚁还有潮湿季节小花园里长出来的漂亮的黄色毒蘑菇……这些一点一滴,让筱芫单调的生活里充满了更多色彩。
她收拾着东西,想到上辈子自己还在这里用树叶埋葬了一只蝴蝶,因为救不了它还哭了一会。那个时候她还没看过《红楼梦》,不知道黛玉葬花的典故,只知道小蝴蝶没能找到妈妈饿死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她还真的挺傻的,书里说什么她全都当真的。
“太好啦!我们有自己的房间,还那么大!小花园好漂亮!还有厕所,我们以后可以不用跑到公厕了!”文静的大姐拉着她到处看,难得显露出了几分激动欢喜。
筱芫十分赞同地猛点头,重生后除了没有便捷的网络,她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这个了。
老爸老妈留了来帮忙的亲戚朋友一块吃早饭,然后大人们还要在一块聊天热闹,小孩子们就可以回去补觉了。筱芫跟着大姐也回去睡了一会,这次她没有进空间,实打实地睡了一觉。
等她一觉醒来,外边已经天色大亮,有饭菜的香气从屋外飘了进来。
“细妹,起来吃午饭啦!”筱芫正迷糊着,就看到大姐进来和她说道,这才知道她一觉睡到了中午。
来帮忙的彭叔他们都已经回自己家了,所以家里现在很安静,她走到房间门口,伸了下懒腰。太久没真的睡这么长觉了,都睡迷糊了,不过偶尔一次,感觉还不错。
筱芫心情很好地决定以后每周六都这么睡,不去空间复习,劳逸结合嘛,不能太过度了,不然会有厌学心理。
“你那个作文比赛怎么样了?接下来还要比赛吗?是不是得去省里啊?”吃午饭的时候,褚父好像突然想起来这事问道。
看到他眼底的期待,筱芫想了想,没打包票:“市里的比赛结果出来后,老师只说让我先等等,多看书练习,等通知就可以了。应该接下来还要比赛的,需不需要去省里参加比赛,我也不确定。”
“唔,好,你好好努力,学习也不能落下,知道吗?”褚父不懂这些,看她点头就满意了,然后叹了口气,开始对几姐弟进行日常念叨,
“你们上学每学期都要花很多钱,所以要好好读。别人想读书都没得读,你们能读书要珍惜!你们老子我累死累活,就是为了你们几兄妹成人成才。没文化没文凭赚钱多不容易啊!当年你们爷爷要是有钱供我读书,我说不定能考上大学,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难。你们……”
“好了好了,说这么多干什么?孩子们又不是天天到处玩、没心思读书。”褚母听到一半的时候脸色就不太好看,直接打断他的话,让几姐弟吃完该学习的去学习,要玩的去玩。
“爸,我们知道的,你和妈放心。”大姐和二哥看了看爸妈的脸色,乖乖说了一声就离开了饭桌。
筱芫看着老爸忍着脾气不敢发、像是受气的样子,又看了看老妈的冷脸,忽然又想起了上辈子。原来这么早的时候,矛盾就已经积下了啊,难怪后来会……
可现在的她,即便从上辈子知道了父母之间的矛盾缘由,也什么都做不了。因为在他们这样偏僻的农村、小镇,以她如今的年龄,父母长辈没有一个会听小孩的想法,把孩子的意见当回事。
有的时候,她真的觉得他们几姐弟是老妈的负累,没有他们,老妈或许不会过得那么辛苦。
筱芫眼里漫上沉郁的黑色,放任消极的情绪在心底蔓延了一会儿,她才用力拍了拍脸,振作起来:怕什么!她都已经让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了,只要像之前那样,继续努力,一定可以让更多事情往好的方向改变!
在旁边看着自家妹妹不知道为什么又开始发奋学习做题,有点学渣想要颓废一会的大姐诸希桦看着,不好意思偷懒,又坐直了身子继续做作业、复习功课,写着写着,状态竟然越来越好,还没到晚上就做完了以前周末根本写不完的作业,还背了会单词!
“我原来可以做完这么多作业的嘛!”她两眼发光,突然觉得学习、写作业也没有那么难,对比没做完作业的大弟,成就感一下就起来了。
听到大姐这么说,筱芫从练习题里挣出来,笑着说道:“姐,你本来成绩也不错啊,只要你能专心,写完作业肯定没问题。”
他们几姐弟就是容易被学习之外的事弄得心思杂乱,尤其是越长大就越会这样,所以到高考的时候,总是会发挥失常。要是弄从现在开始,让大家都学会无视其他事情的干扰就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