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2 / 4)
严易挨坐在床边,握着她的小手,心中自责不已。
“什么时候接上的呢?”陈老又和蔼地问。
“不到一个小时,大概四十分钟的样子。”
接话的是严易,连盼当时直接是昏死了过去,是严易送她去的医院,所以对状况最了解,不过很显然,这段回忆对他来说也显然极为痛苦。
说起这件事,他声音里都略有些颤抖,脸上带着一层薄汗,显然是回忆引发了相关的恐惧生理反应——连盼当时满手是血,那个样子,严易此生都不愿再遭遇第二次。
父母的车祸和他心中至爱受害,都是他这辈子最不愿想起的回忆之一。
陈老多少也能理解他的感受,跟着点了点头,不再追问细节,又问连盼,“医生怎么说你的手?”
连盼闻言,神色瞬间黯淡了下来,低头道,“医生说恢复地不错,要坚持做保健。”
陈老嗯了一声,心中颇有些了然,“但是,你觉得……你的手根本就没有恢复,对吗?”
连盼闻言,浑身一震,她抬头看了一眼陈老,老爷子眼神和蔼,目光清澈,似乎一下子就看穿了她内心的想法。
连盼瞬间败下阵来,无力地点了点头,“是……我连土豆都切不匀了。”
“什么时候切的土豆?”
“一个多月前。”
那个时候,她刚刚出院,出院后回到食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厨房,拿刀,切菜。
要说右手的那三根手指完全使不上力也不是,只是……不知是不是它们离开过身体一段时间,连盼好像突然就失去了对这三根手指的掌控力。
那时她刚刚出院,手指过于用力就会感觉到疼痛,如果不用力,她又总是把握不住度,总而言之,一个土豆切得乱七八糟,还不如一个刚刚学下厨的新手。
从那以后,她上山下山,种花捡柴,但就是没有再进过厨房了。
“你现在有试过再切土豆吗?”
陈老又问她。
连盼摇了摇头。
老爷子呵呵笑了一声,“我觉得你可以再试试。”
连盼闻言,苦笑了一声,“切土豆不难,难的是恢复从前的水准,我是一名厨师,手上功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她没有给自己加多大的称呼,也没吹嘘自己手艺如何精湛,普通人断指再接其实对日常生活真的影响不大,但是对连盼来说,这根本不同。
老爷子闻言,微微笑道,“那你觉得,老夫这双手,比起你厨师这双手,谁的手更重要?”
他手掌往前,微微伸出了自己的双手。
这双手,保养得宜,皮肤颇为细腻,看上去比老爷子实际的年龄还要年轻一些。
老爷子右手食指上带着一个飘绿的扳指,如果不是提前告知他的身份,单看这双手,连盼或许会以为他是一个书法家或收藏家之类的。
中医诊病有四法——望、闻、问、切,切是最后一环,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一切病象,全靠一双手,诊脉而得。
连盼从前在宫中,甚至见过神医为宫中贵人悬丝诊脉,对手指的灵敏度要求之高,连御厨也自叹不如。 ↑返回顶部↑
“什么时候接上的呢?”陈老又和蔼地问。
“不到一个小时,大概四十分钟的样子。”
接话的是严易,连盼当时直接是昏死了过去,是严易送她去的医院,所以对状况最了解,不过很显然,这段回忆对他来说也显然极为痛苦。
说起这件事,他声音里都略有些颤抖,脸上带着一层薄汗,显然是回忆引发了相关的恐惧生理反应——连盼当时满手是血,那个样子,严易此生都不愿再遭遇第二次。
父母的车祸和他心中至爱受害,都是他这辈子最不愿想起的回忆之一。
陈老多少也能理解他的感受,跟着点了点头,不再追问细节,又问连盼,“医生怎么说你的手?”
连盼闻言,神色瞬间黯淡了下来,低头道,“医生说恢复地不错,要坚持做保健。”
陈老嗯了一声,心中颇有些了然,“但是,你觉得……你的手根本就没有恢复,对吗?”
连盼闻言,浑身一震,她抬头看了一眼陈老,老爷子眼神和蔼,目光清澈,似乎一下子就看穿了她内心的想法。
连盼瞬间败下阵来,无力地点了点头,“是……我连土豆都切不匀了。”
“什么时候切的土豆?”
“一个多月前。”
那个时候,她刚刚出院,出院后回到食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厨房,拿刀,切菜。
要说右手的那三根手指完全使不上力也不是,只是……不知是不是它们离开过身体一段时间,连盼好像突然就失去了对这三根手指的掌控力。
那时她刚刚出院,手指过于用力就会感觉到疼痛,如果不用力,她又总是把握不住度,总而言之,一个土豆切得乱七八糟,还不如一个刚刚学下厨的新手。
从那以后,她上山下山,种花捡柴,但就是没有再进过厨房了。
“你现在有试过再切土豆吗?”
陈老又问她。
连盼摇了摇头。
老爷子呵呵笑了一声,“我觉得你可以再试试。”
连盼闻言,苦笑了一声,“切土豆不难,难的是恢复从前的水准,我是一名厨师,手上功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她没有给自己加多大的称呼,也没吹嘘自己手艺如何精湛,普通人断指再接其实对日常生活真的影响不大,但是对连盼来说,这根本不同。
老爷子闻言,微微笑道,“那你觉得,老夫这双手,比起你厨师这双手,谁的手更重要?”
他手掌往前,微微伸出了自己的双手。
这双手,保养得宜,皮肤颇为细腻,看上去比老爷子实际的年龄还要年轻一些。
老爷子右手食指上带着一个飘绿的扳指,如果不是提前告知他的身份,单看这双手,连盼或许会以为他是一个书法家或收藏家之类的。
中医诊病有四法——望、闻、问、切,切是最后一环,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一切病象,全靠一双手,诊脉而得。
连盼从前在宫中,甚至见过神医为宫中贵人悬丝诊脉,对手指的灵敏度要求之高,连御厨也自叹不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