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章 孙老师的人生哲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天的时间很紧张,我完全可以用简单的一句‘凡事无绝对’来回应刘同学的质疑,但是本着对教学负责的态度,我想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主人公,叫做于谦。”
  这话一出口大家都乐了。
  怎么扯上说相声的了?
  看孙老师能说会道的,难道是于谦的徒弟?
  “孙老师,您不会是德云社的吧?”
  “呵呵,不是,大家误会了,我说的这个于谦,是明朝人,是个书生,但不是误国的书生,而是救国的书生,是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的于谦,他的知名度或许不如咱们德云社的这位于老师,但要论历史地位和贡献,呵呵,恐怕德云社的这一位压根没可比性。”
  “快说吧孙老师,于谦怎么了?”
  孙志看了看时间,还有10分钟就到点了。
  他到不急着走,但是再这么讲下去,好戏就没法开场了。
  因为按照计划,这个时候李璐应该快到辅导班了。
  如果金山继续在这里听课,那么李璐是见不上他的。
  虽然他很想继续讲,但今天只能长话短说了。
  以后再找机会吧。
  “简单的说就是从小发愤图强报效国家,还是无名小卒的时候就敢跟权势熏天的奸臣叫板,后来边敌犯境,皇帝被一个死太监忽悠的御驾亲征,结果导致全国的主力精锐部队被全歼,皇帝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朝廷一时间无力抵抗,亡国在即,人心惶惶,之后满朝大臣主张迁都避敌锋芒,但这么做会导致半壁江山沦陷,于谦力排众议主张死守京都,与强敌决一死战,大家注意了,他并不是行伍出身,而是货真价实的读书人,但是在国家危难之间,他不等不靠不抱怨,走马上任,挑起了这份重点,之后他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以常人难以想象之力招兵买马储备粮草,经过浴血奋战之后终于击溃了来犯之敌,请注意,我说的是击溃,而不是简单的击败,由此,挽救了国家的命运,也拯救了天下苍生,大家说,这样的人是不是英雄。”
  大伙儿异口同声说是。
  “呵呵,其实古人和咱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咱们有些同学喜欢追星,有自己的偶像,于谦虽然不追星,但是也有自己的偶像,大家猜一猜他的偶像是谁?”
  一时间教室里人声鼎沸。
  “岳飞...”
  “卫青...”
  “霍去病...
  “项羽...”
  “关老爷”
  ...
  正如孙志预料的那样,大家猜的都是武将。
  因为武将往往更具有“英雄气概”。
  历史上名气很大的文人骚客数不胜数,但即使再有名,似乎也缺了点“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的勇武气质。
  “各位恐怕要失望了,于谦的偶像是一位看似柔弱的书生,他叫文天祥。”
  “写正气歌的那个文天祥?”
  “对!”
  “誓死不降元朝的文天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