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决心(3 / 4)
谭和又说,“老夫前半生在周朝度过,后半生在狄国。周人会生病,狄人也会生病。周人用这样的药,狄人也用这样的药。你说,他们有分别吗?”
周元宁道,“您到底想说什么?”
谭和道,“老夫想说得很简单,在老夫心中,周人和狄人都是人,老夫能救周人,也能救狄人。”
周元宁道,“可是说到底,周人和狄人还是不同的。”
谭和笑道,“刚才问你,你不说,现在,你怎么说了?”
周元宁道,“谭老,我知道,医者父母心,可是,大周和北狄的恩怨,不是一时能说得清的。”
谭和反问,“云三啊,老夫记得你是丰州人,丰州在周朝的中部,你怎么会对狄国有如此深仇大恨?”
周元宁道,“北狄人就算没有杀过我父母,杀过我亲族,也是,多少大周百姓死在北狄人手下,谭老,您知道吗?”
谭和道,“那你又知道,有多少狄人死在周人的手里?”
周元宁有些生气,“谭老,您不要把您的想法,强加到我头上。”
谭和觉得好笑,“你小子,难道老夫说得没有道理吗?狄人是杀了周人,可是周人也杀了狄人,这中间,谁有欠了谁的?你算得清吗?”
周元宁反驳道,“谭老,我问你一个问题。”
谭和颇有兴趣,“老夫不信,你能问住老夫?问吧。”
周元宁道,“战争,需要消耗极大的财力物力,谭老认为,在大周和北狄的交战中,大周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而北狄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谭和没有防备,周元宁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你小子,这可不是一个问题,这可是四个啊。”
周元宁道,“还请您回答。”
谭和想了会儿,回答道,“北狄失去了他们的勇士,得到了土地,大周也失去了士兵,得到了......”谭和一时想不出来了。
周元宁道,“您看看,得到好处的不是北狄吗?”
谭和还想反驳,却发现找不出理由,只能说,“你想说什么?”
周元宁道,“您说的战役,是大周不愿意发生的。打仗,对大周有什么好处?土地?北狄的土地?大周的百姓习惯了耕作,您让他们来放牧?他们愿意吗?”
谭和道,“接着说,老夫倒要看看,你是不是能说出花来。”
周元宁接着说,“而北狄不一样了,他们为什么要打仗?而且,大周和北狄的战役,为什么多会发生在冬天?您想过没有?”
谭和明显愣在了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
周元宁道,“因为,是北狄缺物资,缺粮食,缺土地。所以,这些战争,都不是大周愿意看见的。”
谭和道,“哼,你的意思,不就是都是狄国在挑事吗?”
周元宁道,“这是事实,您不能否认。”
谭和道,“难道,周朝就没有发起过战争吗?”
周元宁正想回答,身后,就传来一个声音,“说得好!”
周元宁回头看去,正是如罗奕。
周元宁这才觉得自己一时口快,多说多错。要不是为了劝谭和回心转意,她也不会说这么多。 ↑返回顶部↑
周元宁道,“您到底想说什么?”
谭和道,“老夫想说得很简单,在老夫心中,周人和狄人都是人,老夫能救周人,也能救狄人。”
周元宁道,“可是说到底,周人和狄人还是不同的。”
谭和笑道,“刚才问你,你不说,现在,你怎么说了?”
周元宁道,“谭老,我知道,医者父母心,可是,大周和北狄的恩怨,不是一时能说得清的。”
谭和反问,“云三啊,老夫记得你是丰州人,丰州在周朝的中部,你怎么会对狄国有如此深仇大恨?”
周元宁道,“北狄人就算没有杀过我父母,杀过我亲族,也是,多少大周百姓死在北狄人手下,谭老,您知道吗?”
谭和道,“那你又知道,有多少狄人死在周人的手里?”
周元宁有些生气,“谭老,您不要把您的想法,强加到我头上。”
谭和觉得好笑,“你小子,难道老夫说得没有道理吗?狄人是杀了周人,可是周人也杀了狄人,这中间,谁有欠了谁的?你算得清吗?”
周元宁反驳道,“谭老,我问你一个问题。”
谭和颇有兴趣,“老夫不信,你能问住老夫?问吧。”
周元宁道,“战争,需要消耗极大的财力物力,谭老认为,在大周和北狄的交战中,大周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而北狄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谭和没有防备,周元宁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你小子,这可不是一个问题,这可是四个啊。”
周元宁道,“还请您回答。”
谭和想了会儿,回答道,“北狄失去了他们的勇士,得到了土地,大周也失去了士兵,得到了......”谭和一时想不出来了。
周元宁道,“您看看,得到好处的不是北狄吗?”
谭和还想反驳,却发现找不出理由,只能说,“你想说什么?”
周元宁道,“您说的战役,是大周不愿意发生的。打仗,对大周有什么好处?土地?北狄的土地?大周的百姓习惯了耕作,您让他们来放牧?他们愿意吗?”
谭和道,“接着说,老夫倒要看看,你是不是能说出花来。”
周元宁接着说,“而北狄不一样了,他们为什么要打仗?而且,大周和北狄的战役,为什么多会发生在冬天?您想过没有?”
谭和明显愣在了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
周元宁道,“因为,是北狄缺物资,缺粮食,缺土地。所以,这些战争,都不是大周愿意看见的。”
谭和道,“哼,你的意思,不就是都是狄国在挑事吗?”
周元宁道,“这是事实,您不能否认。”
谭和道,“难道,周朝就没有发起过战争吗?”
周元宁正想回答,身后,就传来一个声音,“说得好!”
周元宁回头看去,正是如罗奕。
周元宁这才觉得自己一时口快,多说多错。要不是为了劝谭和回心转意,她也不会说这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