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夏至 第4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清冷的声线使她确认,他就是晏斯时。
  那时,徐宁看过了夏漓未完成的“回忆录”,她们探讨过一个问题。
  夏漓问徐宁,一个人真的会彻底消失于另一个人的生命吗?
  徐宁说,你看我们毕业六年,高中同学你还保持有联系的还有几个人?微信群里是有,但你会去主动联系吗?
  夏漓沉默。
  徐宁说,我们和很多人的上一次见面,就是最后一次见面,这才是人生大部分时间的常态。
  夏漓说,我知道,我耿耿于怀只是因为没有道别。
  就像一首词不能只有上半阙。
  这种执念将她困在静止的时间里,不断徘徊,想要获取那故事的下半阙。
  哪怕文不对题,哪怕画蛇添足,哪怕狗尾续貂。
  恍如一场漫长的叩问,终于得到了答复,此时此刻,夏漓看着眼前之人熟悉与陌生掺杂的眉眼,竟有一种彻彻底底的释然之感。
  好像那落了她满身的末日山灰,一瞬散尽。
  她的时钟拨正。
  此刻是2017年的2月,元宵刚过,风仍料峭。
  北城的春天尚有一段时间。
  夏漓微笑,落落大方道:“晏斯时?好久不见。”
  第27章 (南辕北辙的误会...)
  彼时他已拿到mit的cse硕士学位, 收到了波士顿一家研究型科技公司的offer。
  与此同时,晏斯时接到消息, 外婆戴树芳要来北城的医院做一个肿瘤手术。
  晏斯时让外婆留在北城,暂做休养。
  陪同照顾的那段时间, 国内不少科技公司辗转联系到他, 邀请他回国工作。
  其中有一家工作室背景资深,母公司在硅谷, 刚刚组建完成了中国的研发团队。
  晏斯时与他们面谈数次,最终决定接受offer, 成为团队核心算法的负责人之一,领导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相关研究工作。
  外婆初愈, 回了楚城, 晏斯时则飞回波士顿一趟, 拒掉了那边的offer, 处理完剩余事宜, 正式回国。
  房子是发小闻疏白帮忙找的,离科技园区挺近的一处公寓,开车大约十分钟。
  归国那天, 闻疏白亲自去机场接上人, 开去提前订好的餐厅接风洗尘, 再给送到住处。一条龙服务, 周到细心,关怀备至。
  晏斯时跟他认识二十年, 头一次见他这么靠谱。
  “那是。怕你一不满意,一扭头又跑回阿美利坚。”闻疏白输入密码开了门, 像个资深房产中介似的将晏斯时迎进门,“我家老头可说了,如你这样的人才,流失到国外是个损失。我这一回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
  意料之中,晏斯时没有回应他的玩笑。
  闻疏白也习惯了,指一指公寓各处,挨个介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