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55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生,什么是拜砖啊?”太子殿下对潭拓寺倒是久仰大名,也去过那里进香,可没怎么逛过。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消孽,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寺中,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是为”礼忏观音”,有为所有冤魂超度,往生极乐,虔诚非常,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元代末期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崇信佛教,特别是对当时名贯京城的潭柘寺极为青睐,元顺帝曾请潭柘寺住持雪涧禅师享用御宴,并且由皇妹亲自下厨,礼遇之高前所未有。”温润道:“你想一想,潭拓寺的规格,能不高吗?忽必烈的女儿啊!”
  明初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被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从侍燕王朱棣,建文帝削藩时,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从而夺取了皇位,即为明成祖。
  朱棣继皇帝位后,封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庆寿寺钦命住持,后又加封为太子少师,赐名“广孝”,仍参与军政大事。
  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辞官不做,而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每日里与自己的老友,潭柘寺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
  据说在此期间,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过他,也有人猜测是去讨个主意。
  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据说宫里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
  后来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才离开了潭柘寺,但其在潭柘寺隐居修行时的住所少师静室,至今犹存遗址。
  明代的潭柘寺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许多外国人久慕潭柘寺的盛名,而纷纷到此来学习佛法,有的甚至终老于此,其中最著名的有日本的无初德始、东印度的底哇答思、西印度的连公大和尚等人。
  到了本朝,更是声名显赫!
  “看到了吧?那位姚潭儿秀女,话题不是随便挑的。”温润就教育太子殿下:“潭拓寺千年古刹,那里的故事多了去了,跟皇上就这个话题,我也能谈个两三日。”
  而且更有许多民间传说,那就更能侃了。
  “那以后要去潭拓寺看看了。”太子殿下摇头晃脑:“反正俩人聊了一小天儿呢,后来父皇派人送了姚秀女回去,但是随后就派人赏赐了一桌御宴给她,而且都是素斋!”
  “熹妃娘娘肯定生气了吧?”本来舍出去的弃子,结果人家另谋出路了,还利用了一把熹妃娘娘曹氏。
  要没曹氏的帮忙,温润相信,姚潭儿秀女,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一个人去拜佛。
  “生气?她都要气死了!”太子殿下的消息很灵通。
  据说当天熹妃娘娘就气的没吃下饭,宣了太医来看诊,说熹妃娘娘有点肝气郁结,皇上特意去看望了一下熹妃娘娘,说怎么肝气郁结了?气着了?
  熹妃娘娘是打落了牙齿也要咽下去,这会儿还不能抱怨哭诉,只能强忍着醋意,说了点儿话,也就是一些个闲事儿,说公务繁忙啊,二皇子淘气了,又打碎了俩玻璃器皿,都是银子呢,内务府也不富裕,皇家也不能这么奢侈云云。
  反正是把皇上这一关给糊弄过去了。
  谁知道第二天皇上又来了,说刚知道,姚潭儿是你表妹啊?她母亲就是你父亲同父异母的妹妹。
  熹妃娘娘又面上小羞涩,心里小愤怒的说,就因为是自己的表妹,自己才这么紧张的,一听说这小丫头失踪了,可是吓了个半死。
  然后皇上竟然派人去宣召了姚潭儿来,让表姐妹见见面,然后又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饭,还让二皇子喊姚潭儿表姨。
  “那姚潭儿也有意思,说是第一次见到二皇子,当姨姨的不能没有表示,姑姑的鞋子姨姨的袜子,她特意亲自给自己的表外甥,用绒毛线织了一对小袜子,做工精巧,柔软异常,可把父皇欣赏坏了,说她有心了,亲自给二皇子换上了!”太子殿下幸灾乐祸的直拍大腿:“熹妃娘娘当时的表情啊!听报信的人说,不好形容!”
  那就是太纠结,报信的都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那她病情可能加重了。”温润也很无良的跟太子殿下一起,幸灾乐祸的表情不要太明显:“太医辛苦了。”
  “没!”太子殿下却道:“听说还是吃疏肝解郁、开胸顺气的药吃着,吃完了也没再开,因为父皇说,如果宫务累着她了,就推出去一些,她一听就病好了一半!不过这几日,说熹妃娘娘爱上了玫瑰花茶,每日都喝一些。”
  玫瑰花茶早在前朝的时候就有了,传到如今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但是没有女人不喜欢的,实在是味道好,最主要的是还能美容养颜。
  不过以前熹妃娘娘可不这么喝。
  “玫瑰花疏肝解郁……。”温润太知道玫瑰花茶了,话说他前世上班的地方,就有女领导,每天都喝这个,也不知道每天都生什么气。
  师徒俩好一顿八卦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