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节(2 / 4)
鬼使领命而去,闪到了阿弦跟武承嗣之间,悄悄地把明崇俨的话传达。
当着武承嗣的面,阿弦不便答应,只装作不经意的模样,一手抚着后颈,一边飞快地向着鬼使一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武承嗣本一心回宫,谁知半路见了阿弦,顿时像是闻见花香的蜜蜂,毫不意外地就跑偏了。
阿弦正猜疑遣唐使驿馆出了何事,略一打听,武承嗣就嘴快地告诉了。
阿弦反有些后悔竟跟他在街头上说这种机密大事,幸而武承嗣声音低,周围也无人偷听,倒也罢了。
只是没想到明崇俨也打这里经过,阿弦见鬼使去了,就瞅了个空子对武承嗣道:“殿下,你不是要进宫吗?不要耽误了时辰。”
武承嗣看看天色,突发奇想:“不如你跟我一块儿去,横竖你有令牌,能自由出入宫中。”
阿弦笑道:“就算如此,难道皇宫就成了我的后花园了不成,随意进进出出,是会被言官弹劾的。”
武承嗣见她不应,另寻他法:“那也罢了,只是过两日就是三月三了,我请你出城踏春如何?”
阿弦急着要走,怕不答应他又纠缠,便道:“我未必得闲,到时候再看一看。”
武承嗣道:“只要你愿意,谁还敢拦阻不成?你若不好开口,我去跟许老头说。”
阿弦哭笑不得,生恐他真的去打扰许圉师,忙道:“好好,不必劳烦殿下了,我会去的。”
“那好,一言为定,到时候我派人接你。”武承嗣这才欢天喜地而去。
阿弦松了口气,忙赶往醉香楼,才进门,就见明崇俨的鬼使在上面招呼引路,她一撩袍摆,拾级而上。
第324章 阴阳
早在先前阿弦跟狄仁杰回来, 当着高宗的面儿禀奏过雍州之事后, 是日, 狄仁杰私下里却又同武后将那些无法在高宗面前提起的内详尽数禀明。
比如惑心之鬼, 以及雍州的龙脉。
武后听罢,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当即传明崇俨入宫, 告诉此事。
别的还罢了,明崇俨听见“龙脉”一说, 顿时想起了紫薇垣中那冲向紫微星的不明客星,这段日子来他始终不弃观察, 却觉着那客星若隐若现,时明时暗,行踪诡异。
次日后, 明崇俨离开长安,亲自往雍州走了一趟。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给他发现了直接而关键的证据。
明崇俨道:“你知道我跟他素来有些交情, 一则是因为同为术士的惺惺相惜, 二来, 也是知道他的身世, 他毕竟不同于彻头彻尾的倭人,是有一般血脉属于中华的。”
阿弦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母亲,是大唐的女子, 之前随着上一代的遣唐使去了倭国的。”
“大唐女子去倭国?”阿弦觉着不可思议。
“是啊, ”明崇俨叹了声, “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对他另眼相看,谁知道却是看错了人。”
阿弦道:“你又是如何知道,雍州的事情是他所为?”
明崇俨道:“知己知彼,虽然不能说百战不殆,但是至少也懂得对方的手法,路数,我亲自前往雍州,查看地理脉络,虽然这施法之人已经尽量抹去自己独有的痕迹,但我仍能感觉到一丝熟悉,终于,我在那胡家原本要修的宗祠地下,以及王家所选的埋尸地点,都找到了此物。”
明崇俨探手入袖,掣出一物放在桌上。
阿弦看时,有些惊心,竟是两个有头有四肢的纸人,这种类似东西她并不觉着陌生,当初曾亲眼见阿倍广目用这种纸样的蝴蝶幻化如真,迷惑众生。 ↑返回顶部↑
当着武承嗣的面,阿弦不便答应,只装作不经意的模样,一手抚着后颈,一边飞快地向着鬼使一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武承嗣本一心回宫,谁知半路见了阿弦,顿时像是闻见花香的蜜蜂,毫不意外地就跑偏了。
阿弦正猜疑遣唐使驿馆出了何事,略一打听,武承嗣就嘴快地告诉了。
阿弦反有些后悔竟跟他在街头上说这种机密大事,幸而武承嗣声音低,周围也无人偷听,倒也罢了。
只是没想到明崇俨也打这里经过,阿弦见鬼使去了,就瞅了个空子对武承嗣道:“殿下,你不是要进宫吗?不要耽误了时辰。”
武承嗣看看天色,突发奇想:“不如你跟我一块儿去,横竖你有令牌,能自由出入宫中。”
阿弦笑道:“就算如此,难道皇宫就成了我的后花园了不成,随意进进出出,是会被言官弹劾的。”
武承嗣见她不应,另寻他法:“那也罢了,只是过两日就是三月三了,我请你出城踏春如何?”
阿弦急着要走,怕不答应他又纠缠,便道:“我未必得闲,到时候再看一看。”
武承嗣道:“只要你愿意,谁还敢拦阻不成?你若不好开口,我去跟许老头说。”
阿弦哭笑不得,生恐他真的去打扰许圉师,忙道:“好好,不必劳烦殿下了,我会去的。”
“那好,一言为定,到时候我派人接你。”武承嗣这才欢天喜地而去。
阿弦松了口气,忙赶往醉香楼,才进门,就见明崇俨的鬼使在上面招呼引路,她一撩袍摆,拾级而上。
第324章 阴阳
早在先前阿弦跟狄仁杰回来, 当着高宗的面儿禀奏过雍州之事后, 是日, 狄仁杰私下里却又同武后将那些无法在高宗面前提起的内详尽数禀明。
比如惑心之鬼, 以及雍州的龙脉。
武后听罢,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当即传明崇俨入宫, 告诉此事。
别的还罢了,明崇俨听见“龙脉”一说, 顿时想起了紫薇垣中那冲向紫微星的不明客星,这段日子来他始终不弃观察, 却觉着那客星若隐若现,时明时暗,行踪诡异。
次日后, 明崇俨离开长安,亲自往雍州走了一趟。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给他发现了直接而关键的证据。
明崇俨道:“你知道我跟他素来有些交情, 一则是因为同为术士的惺惺相惜, 二来, 也是知道他的身世, 他毕竟不同于彻头彻尾的倭人,是有一般血脉属于中华的。”
阿弦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母亲,是大唐的女子, 之前随着上一代的遣唐使去了倭国的。”
“大唐女子去倭国?”阿弦觉着不可思议。
“是啊, ”明崇俨叹了声, “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对他另眼相看,谁知道却是看错了人。”
阿弦道:“你又是如何知道,雍州的事情是他所为?”
明崇俨道:“知己知彼,虽然不能说百战不殆,但是至少也懂得对方的手法,路数,我亲自前往雍州,查看地理脉络,虽然这施法之人已经尽量抹去自己独有的痕迹,但我仍能感觉到一丝熟悉,终于,我在那胡家原本要修的宗祠地下,以及王家所选的埋尸地点,都找到了此物。”
明崇俨探手入袖,掣出一物放在桌上。
阿弦看时,有些惊心,竟是两个有头有四肢的纸人,这种类似东西她并不觉着陌生,当初曾亲眼见阿倍广目用这种纸样的蝴蝶幻化如真,迷惑众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