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节(3 / 4)
这人修眉朗目,气宇不凡,居然是年青的高宗李治。
李治问道:“怎么一个人,子绮呢?”
萧淑妃含笑一指:“不是在那里么?”
李治转头看时,却见萧子绮正在跟一个孩子说话,因被他挡着身形,竟看不清楚是何人,只见身形矮小。
李治问道:“子绮怎么跟个孩子说的这样热络,那孩子是谁?”
萧淑妃道:“殿下怎么不认得,那是萧家的小神童呀。”
“啊……是崔玄暐。”
李治笑道,眼睛一亮,同萧淑妃也一块儿走了过来。
此刻那边儿,萧子绮正说道:“……原来你已开始习武了,那……你想不想多学一些?”
李治来到的时候只听见末了一句,因笑问:“你们在说什么?”
小小地崔晔早就起身,向着李治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李治负手打量着面前的小小少年,见他生得眉清眸正,斯文可爱,不由赞道:“崔家一门之秀,都在玄暐的身上了。”
崔晔仍是认真地回答道:“太子殿下过誉了。”
李治见他回答的头头是道,毫无寻常孩童的顽劣忸怩,不由很是惊讶,眼中流露赞赏之色。
萧淑妃却笑对萧子绮道:“你看看人家,再瞧瞧自己,可羞愧么?”
萧子绮笑说:“我又羞愧什么?”
“让个孩子比下去了,竟还不觉着羞愧?”萧淑妃打趣说道。
萧子绮不以为意地笑:“他有他的好,我有我的好,怎说比下去了。”
李治从旁笑道:“说的不错,子绮天生聪明玲珑,又是这般年纪,风流贪玩些是人之常情,何必迫不及待地拘泥他。”
萧淑妃娇嗔道:“殿下怎么还纵着他?叫我说,快些正经给他安排个差事,好把他管束住了才妥当。”
萧子绮一怔,继而一笑,低头看向崔晔。
却见他仍是个正经不苟言笑的模样,萧子绮心头一动,反而冲他吐了吐舌,扮了个鬼脸。
崔晔的双眼陡然瞪大了些。
萧子绮见状,才哈哈笑了出来。
只听李治不以为意地说道:“子绮若要当官儿,以他的能耐,多少官随便他挑,只怕他看不在眼里。”
萧淑妃道:“太子把他夸到天上去了。以后越发有借口不用功,只拿这个说嘴了。”
萧子绮掸了掸衣裳上的花瓣,道:“朝上人才济济,哪里需要我一个闲人,我不如还落得自在些,你说是不是,玄暐?”
李治跟萧淑妃闻听,不由都看向崔晔,想看他如何回答。
崔晔微微蹙眉,略一眨眼,便朗朗道:“《礼记》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他一气儿背了这段,方正色又道:“所以按照古人所说,公子‘格物’在先,致知在后的做法,并没有错,也是正理。” ↑返回顶部↑
李治问道:“怎么一个人,子绮呢?”
萧淑妃含笑一指:“不是在那里么?”
李治转头看时,却见萧子绮正在跟一个孩子说话,因被他挡着身形,竟看不清楚是何人,只见身形矮小。
李治问道:“子绮怎么跟个孩子说的这样热络,那孩子是谁?”
萧淑妃道:“殿下怎么不认得,那是萧家的小神童呀。”
“啊……是崔玄暐。”
李治笑道,眼睛一亮,同萧淑妃也一块儿走了过来。
此刻那边儿,萧子绮正说道:“……原来你已开始习武了,那……你想不想多学一些?”
李治来到的时候只听见末了一句,因笑问:“你们在说什么?”
小小地崔晔早就起身,向着李治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李治负手打量着面前的小小少年,见他生得眉清眸正,斯文可爱,不由赞道:“崔家一门之秀,都在玄暐的身上了。”
崔晔仍是认真地回答道:“太子殿下过誉了。”
李治见他回答的头头是道,毫无寻常孩童的顽劣忸怩,不由很是惊讶,眼中流露赞赏之色。
萧淑妃却笑对萧子绮道:“你看看人家,再瞧瞧自己,可羞愧么?”
萧子绮笑说:“我又羞愧什么?”
“让个孩子比下去了,竟还不觉着羞愧?”萧淑妃打趣说道。
萧子绮不以为意地笑:“他有他的好,我有我的好,怎说比下去了。”
李治从旁笑道:“说的不错,子绮天生聪明玲珑,又是这般年纪,风流贪玩些是人之常情,何必迫不及待地拘泥他。”
萧淑妃娇嗔道:“殿下怎么还纵着他?叫我说,快些正经给他安排个差事,好把他管束住了才妥当。”
萧子绮一怔,继而一笑,低头看向崔晔。
却见他仍是个正经不苟言笑的模样,萧子绮心头一动,反而冲他吐了吐舌,扮了个鬼脸。
崔晔的双眼陡然瞪大了些。
萧子绮见状,才哈哈笑了出来。
只听李治不以为意地说道:“子绮若要当官儿,以他的能耐,多少官随便他挑,只怕他看不在眼里。”
萧淑妃道:“太子把他夸到天上去了。以后越发有借口不用功,只拿这个说嘴了。”
萧子绮掸了掸衣裳上的花瓣,道:“朝上人才济济,哪里需要我一个闲人,我不如还落得自在些,你说是不是,玄暐?”
李治跟萧淑妃闻听,不由都看向崔晔,想看他如何回答。
崔晔微微蹙眉,略一眨眼,便朗朗道:“《礼记》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他一气儿背了这段,方正色又道:“所以按照古人所说,公子‘格物’在先,致知在后的做法,并没有错,也是正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