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山野日常 第143节(3 / 4)
许志军、许二爷都觉得可行。
谢溧轻声道:“咱们坝谢农资社,原本只是咱们两个村子的事情,但我觉得可以把我们后面的那些村子,都拉进来,以后咱们农资社的所有收益,都可以按照比例,给大家分。”
许秀芳也是同样的意思,她笑着道:“咱们这次立大功的黑山野茶,是从卢大舅公他们的村子采摘回来的呢,要是没有这批野茶,我也想不到利用好咱们的苦茶。”
许志军、许二爷自然没有意见。
许秀芳道:“等整理好农资社的事情,还要去野猪桥、老虎洞那几个村子,给他们结算采茶的钱,到时候就一起说。”
谢溧:“嗯,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
见说定了这件事,接着,许二爷马上便道:“你们不是要做蜜饯吗?咱们后山的那片黄桃林,再有半个月,果子就要成熟了,就拿那片黄桃来试试吧。”
许秀芳笑道:“我也是那个意思呢,何淑琴婶婶之前跟我说了,会教我做蜜饯,让我等黄桃成熟后,就去找她的,我想了想,明天就把她请过来农资社这边,你们……”
她停顿了一下,看着许志军与许二爷,心里有点不确定起来:“她过来,你们……还有其他人,应该不会介意吧?”
许志军立马摆手,“介意啥?那都是多少年的事情了,跟她有啥关系啊。”
许二爷道:“让她过来吧,她这些年也不容易。”
见许秀芳松口气的样子,许二爷笑道:“咱们坝子村,还有谢家村,少有那种闹事的小兵,要不然,你以为她能好端端到现在呢?以前都没有因为她地主老财女儿的身份,去为难她,现在就更加不会了。”
许秀芳自然也明白这点,她现在提出来,也是想让许二爷、自己哥哥他们提前知道。
许秀芳笑道:“那我明天就跟何淑琴婶婶说一声,让她来教教我们。”
对于那蜜饯,许二爷起初是没有什么信心的,但是现在知道是何淑琴教的技术,立马就信心足了,许二爷敲着拐杖,笑道:“何家的那蜜饯,几十年前可有名了,十里八乡逢年过节,都要买点的。听说还远销到市里、,甚至外省……”
“我小时候,就老尝,特别的好吃,吃一颗心里都要高兴一整天。”
“咱们农资社,能学到何家的那种老手艺,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许秀芳闻言,眼睛也一亮,便笑道:“那我可要好好学了。”何淑琴婶婶主动跟许秀芳提及,教她制作蜜饯,但是许秀芳也不知道何淑琴婶婶愿不愿意教给别人……
愿不愿意将这种蜜饯技术,用在农资社。
所以,许秀芳还想要跟何淑琴婶婶私底下商量一下,对方愿意,她才能将蜜饯的制作技术拿出来。
接着。
一群人在农资社这边走了一圈,许秀芳已经将农资社这段时间的情况,了解了个七七八八了。
农资社的场地,原本只是简略的修缮了一下,就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的,后面许秀芳、谢溧去了广交会,带了好消息来,黑山公社的李书记与张科长,终于舍得给农资社拨一笔款下来,还送了几十代水泥过来。
于是,农资社这几天都在搞修缮工作,由谢大全、谢铁牛带领两个村子里的人在忙活。
整个场地,重点是要建设好仓库、炒茶的伙房、以及6个工作间,考虑到后面农资社可能还需要生产其他的农副产品,因此给每个工作的空间,都预留的很宽敞,一间至少能容纳二、三十个人一同工作。
谢大全瞧见两人,便笑道:“你们过来瞧瞧,这样的工作间,可够用?”
现在农资社的场地,本来就是由以前的大食堂改造的,因此,现有的场地面积,最多也只能分成6个工作间,并几个小的办公室。
再多,就没办法了。
谢溧笑道:“大伯,够用的,咱们现在足够用的了。”
谢大全听了,笑眯眯的,说:“不够用也没事,大不了咱们再盖几间房子,咱们山里啥都不多,就是不能耕种的地多,你们想要地皮,咱们到时候在沿着现有的场地,给你们多划一块过来。” ↑返回顶部↑
谢溧轻声道:“咱们坝谢农资社,原本只是咱们两个村子的事情,但我觉得可以把我们后面的那些村子,都拉进来,以后咱们农资社的所有收益,都可以按照比例,给大家分。”
许秀芳也是同样的意思,她笑着道:“咱们这次立大功的黑山野茶,是从卢大舅公他们的村子采摘回来的呢,要是没有这批野茶,我也想不到利用好咱们的苦茶。”
许志军、许二爷自然没有意见。
许秀芳道:“等整理好农资社的事情,还要去野猪桥、老虎洞那几个村子,给他们结算采茶的钱,到时候就一起说。”
谢溧:“嗯,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
见说定了这件事,接着,许二爷马上便道:“你们不是要做蜜饯吗?咱们后山的那片黄桃林,再有半个月,果子就要成熟了,就拿那片黄桃来试试吧。”
许秀芳笑道:“我也是那个意思呢,何淑琴婶婶之前跟我说了,会教我做蜜饯,让我等黄桃成熟后,就去找她的,我想了想,明天就把她请过来农资社这边,你们……”
她停顿了一下,看着许志军与许二爷,心里有点不确定起来:“她过来,你们……还有其他人,应该不会介意吧?”
许志军立马摆手,“介意啥?那都是多少年的事情了,跟她有啥关系啊。”
许二爷道:“让她过来吧,她这些年也不容易。”
见许秀芳松口气的样子,许二爷笑道:“咱们坝子村,还有谢家村,少有那种闹事的小兵,要不然,你以为她能好端端到现在呢?以前都没有因为她地主老财女儿的身份,去为难她,现在就更加不会了。”
许秀芳自然也明白这点,她现在提出来,也是想让许二爷、自己哥哥他们提前知道。
许秀芳笑道:“那我明天就跟何淑琴婶婶说一声,让她来教教我们。”
对于那蜜饯,许二爷起初是没有什么信心的,但是现在知道是何淑琴教的技术,立马就信心足了,许二爷敲着拐杖,笑道:“何家的那蜜饯,几十年前可有名了,十里八乡逢年过节,都要买点的。听说还远销到市里、,甚至外省……”
“我小时候,就老尝,特别的好吃,吃一颗心里都要高兴一整天。”
“咱们农资社,能学到何家的那种老手艺,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许秀芳闻言,眼睛也一亮,便笑道:“那我可要好好学了。”何淑琴婶婶主动跟许秀芳提及,教她制作蜜饯,但是许秀芳也不知道何淑琴婶婶愿不愿意教给别人……
愿不愿意将这种蜜饯技术,用在农资社。
所以,许秀芳还想要跟何淑琴婶婶私底下商量一下,对方愿意,她才能将蜜饯的制作技术拿出来。
接着。
一群人在农资社这边走了一圈,许秀芳已经将农资社这段时间的情况,了解了个七七八八了。
农资社的场地,原本只是简略的修缮了一下,就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的,后面许秀芳、谢溧去了广交会,带了好消息来,黑山公社的李书记与张科长,终于舍得给农资社拨一笔款下来,还送了几十代水泥过来。
于是,农资社这几天都在搞修缮工作,由谢大全、谢铁牛带领两个村子里的人在忙活。
整个场地,重点是要建设好仓库、炒茶的伙房、以及6个工作间,考虑到后面农资社可能还需要生产其他的农副产品,因此给每个工作的空间,都预留的很宽敞,一间至少能容纳二、三十个人一同工作。
谢大全瞧见两人,便笑道:“你们过来瞧瞧,这样的工作间,可够用?”
现在农资社的场地,本来就是由以前的大食堂改造的,因此,现有的场地面积,最多也只能分成6个工作间,并几个小的办公室。
再多,就没办法了。
谢溧笑道:“大伯,够用的,咱们现在足够用的了。”
谢大全听了,笑眯眯的,说:“不够用也没事,大不了咱们再盖几间房子,咱们山里啥都不多,就是不能耕种的地多,你们想要地皮,咱们到时候在沿着现有的场地,给你们多划一块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