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9)(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老师教的,我都记在本子上呢。
  为了证明他种得多好,赵景澄还让人将这块地往几年的产量的账本都拿来了。
  不得不让人感叹,因为往几年,这块地的产量是一年比一年差。
  赵景澄说道,圣人,种地得科学种植,这可是一门了不起的学问。
  圣人:
  众臣:
  其实,众人心里的激动何尝比这些学生少。
  他们亲眼看到了具体的产量啊。
  当然,一块实验地是无法概括全貌的。
  又或者根本没看够。
  继续去看其他实验地。
  一群学生简直激动得就差手舞足蹈了。
  圣人圣人,这块实验地是我种的
  这块是我的。
  走一路看一路。
  虽然每块实验地的产量都有偏差,但比一路上其他人种的好太多了。
  最后来到了莫少珩的那块实验地。
  所以,你要了耕地的自由种植权,结果就只种了这一块粟米地?
  莫少珩就有些尴尬了。
  其实他这一块实验地可不小,比其他学生的都大,但
  对比他种的其他耕地,他甚至将燕王府的耕地,都用来种其他的了。
  实在微不足道了一点。
  莫少珩敷衍了两句,然后说道,种子的定向培育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只有将优良的品种,不断相互培育下去,才可能得到更加优良的品种,这将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种子定向培育其实有很多的方向,莫少珩选择的是杂交育种法。
  真正想要取得成效,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不断的尝试。
  甚至一年两年数年都不会有任何成效,但总是需要人去不断的研究付出,才有可能取得进步。
  圣人点点头,他何尝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看到这些实验地现在的产量,才会如此的震撼人心。
  百官也在议论着。
  当初,春耕时,莫少珩就提出过,让朝廷收购优良品种,然后当成种子卖给百姓种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