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6)(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廷:
  不得不又将招聘会延续了几天。
  没开工之前,肯定是不会有工资的。
  但也有一部分人直接开工了,比如莫少珩招的女工。
  现在太多小孩突然上学,需要太多书包了。
  还有一部分也被分到了纸场印刷厂笔厂。
  排着队等着买呢。
  莫少珩也操碎了心,因为经过他这么一顿凶猛的操作,要上学的小孩太多了。
  他怎么也得在开学之前,让这些小孩有一套学习工具,不然上学连课本都没有像什么话。
  所以,莫少珩的忙碌可想而至。
  朝廷也忙,因为学生的突然大增,原来的贡院作为私塾,地方根本是不够的。
  不得不在凉京城内,挑选一些大点的废宅,修缮一番,来作为义务教育的私塾来弄。
  这些废宅,有些是被抄家后本就属于朝廷的,有些就得靠在百姓手上买了。
  他们倒是想全部使用抄家后的大宅子,因为属于朝廷,可以一分钱都不花。
  但莫少珩建议将私塾分布在凉京各方位,越均匀越好。
  百姓的孩子可以就近入学,也免得起早摸黑,将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而不是这些外在影响上。
  街道上,现在虽然没有开学,但已经能看到一群群的孩子,背着个小书包,到处跑了。
  那些不愿意让孩子上学的父母,出于朝廷的罚款,又或者其他人的压力,也少了。
  大趋势,是会碾压人的,将阻挡在前者碾轧得粉碎。
  有些残忍,但现实就是如此,无论是现在的北凉,还是以后的任何时代。
  至少在莫少珩看来,北凉的车轮是在往好的方向前进。
  北凉的新法,让城内呈现了新的气象。
  多少百姓还在夜里感叹,我们家竟然要出一个读书人了。
  可不是,跟做梦一样,要是儿子出息了,以后我们家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时间不知不觉,竟然就到了六月,不得不说,一但有事情做,时间就更不存在一样。
  郡试开始了。
  莫少珩在忙着自己的事情的时候,也在想着即将开学的这些凉京的学生。
  为了减少朝廷的支出,朝廷招收的先生数量不会太多,朝廷也在摸索着最佳的施行之法。
  莫少珩给出的建议是一个先生负责七十个学生。
  这是极限了,莫少珩在大学的时候没少上集体大课,超出七十个人的话,老师的讲课效果会直线下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