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4)(3 / 7)
敢问哪一国哪一朝,能让百姓的小孩尽数都有学可上的。
这将是,任何一个身为北凉人的骄傲,从骨子里面透出了的骄傲。
金殿上的气氛被莫少珩带了起来,明明很冷静,但心还是不由自主地跟着砰砰的跳。
当然,也有人在激动的同时,皱着眉,道,即便笔墨纸砚都不是问题,但哪里来的教书先生,教这么多的孩子?
莫少珩一笑,怎么没有?
我北凉第一次的科举,郡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科举的考题怎么样,相信朝上的诸位都清楚。
是问,通过郡试的学子,给一群孩童启蒙,有何不能胜任的?
说完,莫少珩拱手,圣人,我北凉寒门子弟读书艰辛,一边要读书一边又被生活所累。
臣恳请圣人,对这些有上进心的寒门子弟进行扶持,由朝廷出束脩让他们当一个教书的先生来维持生计,让他们为我北凉培育可用的栋梁之材。
一点束脩,换来的是北凉文教大兴,换来的是治国安邦的贤才。
这笔买卖划算得很,对于朝廷来说,这笔钱也不算多。
众人:
甚至连圣人都愣了一下,所以,不仅能让北凉的孩童读书,还能顺便帮扶一下寒门子弟。
圣人想得其实更多,被朝廷帮扶起来的读书人,良心只要不是被狗吃了,多少对朝廷对皇室也是心存感激的吧。
莫少珩继续道,据我所知,各县为了举行科举,现在已经修好了不少贡院。
贡院若是只是用来科举考试,三年才能用上那么一次,实在可惜。
何不如将这些贡院也作私塾之用,正好用来教导孩子,一来避免长时间不使用荒废了,二来,物尽所用,都不用另外大兴土木。
众人:
环环相扣啊,现在连私塾的地点都有了。
众人心中不免波动得厉害。
推行文教的困难,似乎全被解决了。
莫少珩说道,我将此称为义务教育。
教育我北凉孩子,是我北凉朝廷的责任,从小读书识字则是我北凉人的义务。
咕噜。
好一个义务教育。
这要是真能实施起来,诸国都得向北凉看奇,东唐怕也要震惊于北凉这惊人之举。
当然,问题还是很多。
有人道,如此,天下读书人突然间猛增,所用书籍纸张还有笔,必定大量增加。
世子真能提供足够的量? ↑返回顶部↑
这将是,任何一个身为北凉人的骄傲,从骨子里面透出了的骄傲。
金殿上的气氛被莫少珩带了起来,明明很冷静,但心还是不由自主地跟着砰砰的跳。
当然,也有人在激动的同时,皱着眉,道,即便笔墨纸砚都不是问题,但哪里来的教书先生,教这么多的孩子?
莫少珩一笑,怎么没有?
我北凉第一次的科举,郡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科举的考题怎么样,相信朝上的诸位都清楚。
是问,通过郡试的学子,给一群孩童启蒙,有何不能胜任的?
说完,莫少珩拱手,圣人,我北凉寒门子弟读书艰辛,一边要读书一边又被生活所累。
臣恳请圣人,对这些有上进心的寒门子弟进行扶持,由朝廷出束脩让他们当一个教书的先生来维持生计,让他们为我北凉培育可用的栋梁之材。
一点束脩,换来的是北凉文教大兴,换来的是治国安邦的贤才。
这笔买卖划算得很,对于朝廷来说,这笔钱也不算多。
众人:
甚至连圣人都愣了一下,所以,不仅能让北凉的孩童读书,还能顺便帮扶一下寒门子弟。
圣人想得其实更多,被朝廷帮扶起来的读书人,良心只要不是被狗吃了,多少对朝廷对皇室也是心存感激的吧。
莫少珩继续道,据我所知,各县为了举行科举,现在已经修好了不少贡院。
贡院若是只是用来科举考试,三年才能用上那么一次,实在可惜。
何不如将这些贡院也作私塾之用,正好用来教导孩子,一来避免长时间不使用荒废了,二来,物尽所用,都不用另外大兴土木。
众人:
环环相扣啊,现在连私塾的地点都有了。
众人心中不免波动得厉害。
推行文教的困难,似乎全被解决了。
莫少珩说道,我将此称为义务教育。
教育我北凉孩子,是我北凉朝廷的责任,从小读书识字则是我北凉人的义务。
咕噜。
好一个义务教育。
这要是真能实施起来,诸国都得向北凉看奇,东唐怕也要震惊于北凉这惊人之举。
当然,问题还是很多。
有人道,如此,天下读书人突然间猛增,所用书籍纸张还有笔,必定大量增加。
世子真能提供足够的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