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4)(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莫少珩,竟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主义者,也对,文人多浪漫,老是想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
  有人站了出来,我北凉自槐山先生起,一直在大力推行文教。
  但
  但有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哪有力气读书。
  莫少珩也知道对方什么意思。
  百姓一天忙天忙地为了生活生存,根本没有时间读书。
  所以莫少珩才将对象定在了小孩身上。
  第一,小孩是教育的最佳时期,等长大了,反而被生活所累,没有了读书的时间。
  第二,小孩给家里干的那点活,不是说不重要,而是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反而小孩活泼好动,父母费心照顾,花费的精力更多一些。
  若是上学读书,反而能让家长做事的效率更高。
  莫少珩没说话,而是直接拿出了三样东西。
  一本《论语》。
  一叠宣纸。
  一支铅笔。
  前两样,殿上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莫少珩纸坊生产的宣纸和印刷厂印的书籍《论语》,买的人很多。
  最后的小树棍是什么?
  莫少珩说道,百姓读不起书,无外乎笔墨纸砚的价格昂贵。
  但,圣人请看,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以往。
  莫少珩让人将东西陈上去给了圣人。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的纸坊有制作价格低廉,而质量又不错的宣纸的工艺。
  我印刷厂,能快速地印出价格合适的书籍。
  也就是说,无论是纸张还是书籍,百姓现在并非买不起。
  至于笔墨
  大家请看这笔杆,我称之为铅笔。
  它是一种新型的十分好使用的笔,最关键的是
  此笔,根本不使用墨,价格也十分的平价。
  众人:
  不使用墨的笔?古时用刀刻竹简,倒是不使用墨,但费时费力。
  莫少珩也知道,不给他们看看肯定不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