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3)(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面一句话,就有些堵人的嘴的意思了。
  众人:
  议论纷纷。
  若说科举制度,的确功在北凉。
  这种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自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对读书人来说,每三年就是一次鱼跃龙门的机会,甚至比现代一生直接由一次考试来决定命运,还善意一些。
  当然,各有各的优缺点,莫少珩不做置评。
  众人:
  莫少珩口中的科举制度,的确震撼住了他们。
  其中的智慧,他们也能管中窥豹,看到一二。
  按理,是十分复杂的制度,莫少珩居然说得一清二楚,将制度完善得如此彻底。
  其实,莫少珩也有点不好意思,这可不是他完善的,而是千百年来,老祖宗慢慢完善出来的。
  只是,老祖宗的智慧,最后却被钉在了耻辱柱子上,被所有人嫌弃,似乎没有了一点可取之处。
  但在莫少珩看来,这种制度,还是十分适合现在的北凉的。
  众人沉默了,现在有一种既能发展北凉,又能保住贵族权益的制度当前,他们的确很难反驳得了。
  还是那句话,只有北凉昌盛了,世家贵族也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议论停了下来,并没有人出来反驳。
  这时,圣人的声音传来,着六部完善科举制度,莫少珩从旁协助。
  务必在今年,让我北凉看到此制度的效果。
  六部尚书和莫少珩赶紧出列,领旨。
  不过,今年就要看到效果?
  看来圣人也有些意动呢。
  不对,应该是十分意动。
  莫少珩口中的科举制度,的确需要六部合作,完善成适合北凉,能被真正运转起来的规章制度。
  需要花的时间可不少。
  但现在圣人一句话,他们可能要忙得昏天暗地了。
  接下来的时间,在勤政殿中,给莫少珩安排了一个位置。
  说实话,勤政殿是三公三师三相三司马,还有六部尚书办公的地方,突然临时多出来莫少珩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哪怕只是一个临时的位置,也挺诡异的。
  不过,莫少珩已经没有时间去关注外面的评论了。
  他从进入勤政殿的那一刻,就是昏天暗地的开始。
  就差直接住进勤政殿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