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孔克南(4 / 4)
b.“锤一个长钉。”
第一句正式得有点不自然,它迫使看的人思考其意义,因为钉子包括几十个不同的锋利度。
形容词“大”呢,可以指任何大过几寸的钉子。
至于“善用”,又是个模糊的动词。
再说副词“用力”,那就更是画蛇添足了。
总之,第一句话得转几下可能才搞得清。
但第二句话就不同了,它带有清晰且具体的意向,非常容易理解。
尽可能的避免那些带着形容词和副词的泛指名词和动词,孔克南当然学过这个。
他面带笑意的在“a”
下面的“b”上打了个钩,然后翻到了下一页。
就像你们从“a”看到“b”,是换了一行。
孔克南从第一个问题到第二个问题,刚好需要翻一页。
这一页上有一个故事,里面有段对话很不错。
孔克南拿笔划了线,又找纸记了下来。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她歇斯底里,就这么简单。”
“不简单,不。”
“我看见那个洞了。
她手掌中那个,你认为歇斯底里可以制造洞吗?”
“这已经是几十章的事了,她不是例外,她只是另一个受害者,你知道的。”
“是,是作者的受害者,那她就是无辜的,她属于作者。”
“这使你害怕吗?我想把她带离作者。”
“当然。” ↑返回顶部↑
第一句正式得有点不自然,它迫使看的人思考其意义,因为钉子包括几十个不同的锋利度。
形容词“大”呢,可以指任何大过几寸的钉子。
至于“善用”,又是个模糊的动词。
再说副词“用力”,那就更是画蛇添足了。
总之,第一句话得转几下可能才搞得清。
但第二句话就不同了,它带有清晰且具体的意向,非常容易理解。
尽可能的避免那些带着形容词和副词的泛指名词和动词,孔克南当然学过这个。
他面带笑意的在“a”
下面的“b”上打了个钩,然后翻到了下一页。
就像你们从“a”看到“b”,是换了一行。
孔克南从第一个问题到第二个问题,刚好需要翻一页。
这一页上有一个故事,里面有段对话很不错。
孔克南拿笔划了线,又找纸记了下来。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她歇斯底里,就这么简单。”
“不简单,不。”
“我看见那个洞了。
她手掌中那个,你认为歇斯底里可以制造洞吗?”
“这已经是几十章的事了,她不是例外,她只是另一个受害者,你知道的。”
“是,是作者的受害者,那她就是无辜的,她属于作者。”
“这使你害怕吗?我想把她带离作者。”
“当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