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够了。”钱老头接过牛皮看了看说道“不过有点湿,补上去之后倒时候干了就和没补一样,你还得找个铁板再生一堆火。”
  这个不用老村长麻烦了,里就有有人抱来一堆柴火在河边升起了火。
  大冬天的一群人围在火堆旁边一边烤手一边看着钱老头修补大鼓,还不时地说上两个晕段子哄堂大笑,气氛倒是很浓烈。
  钱老头将铁板架在火堆上面,等烤红了之后再将牛皮拿在手里面在烤红的铁板上放不断晃动,并不接触铁板,如此半个小时才将盘子般大小的牛皮烘烤干燥并且没有褶皱。
  随后拿到大鼓旁边比划了一番,用剪刀剪下来一块。朝着烤火的人群说道:“过来两个人帮忙。”
  两个人过去用手拉扯着牛皮覆盖在孔洞上面保持牛皮是绷紧的状态,然后钱老头用不知是什么动物筋做成的细线将其缝合了起来,最后再在上面抹了一层强力胶水覆盖了缝隙。
  “好了。”钱老头收手后站起来说道“试试看。”
  立时有人拿起鼓槌狠狠敲了一下。
  “咚!”
  一声震人耳膜的声响传出来,比之先前的声响不知要像两个多少倍。
  正文 第590章 敲锣打鼓
  “既然大鼓好了咱们就开始吧。”王朋叫嚷着。
  “开始吧。”老村长也发话了。
  拿着家伙的人全都行动了起来,场面闹哄哄的很是热闹。
  老村长看着这样热闹的场面以及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面微微叹了口气,多少年村子里面没有这么热闹了,这一切的变化全都是因为经济水平上去的原因,村子里面发生的事情莫不是和张太平有着莫大的全因。
  朝张太平招了招手说道:“大帅,你来敲鼓。”
  张太平本身也好些年没有敲过这东西了,没有推辞,走过去拿起鼓槌先试了两下。敲鼓这事情完全是身体的反应,不用动什么脑子,只要以前敲过对调子熟悉,一上手之后顿时就能凭借身体的反应敲下去。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先敲了两下起始的调子,提醒大家做好准备,然后进入节奏。鼓声响起之后,夹子和铜锣便跟随着鼓点声想起来。顿时雄浑和清亮的声音夹杂在一起混成振奋人心的曲调,在山野之间传出去老远。
  敲锣打鼓也算是中国传统的风俗之一吧,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不过由于各地的文化和人们性格的不同调子也不尽相同。在南方大多都是节奏不急不缓,声音不震人,有的还带点拉长的调子;但是在北方却大多都是快速急促的调子。
  调子不长,很容易就能记住,两三分钟就能敲一遍。不过张太平他们这里的敲法是从缓到快一层一层地叠加的。夹子和铜锣的节奏全都是跟随着鼓声的节奏走的,所以整个过程的节奏便全部都控制在敲鼓人的手里面。
  第一遍的时候,张太平的鼓声不快,众人的节奏也全都不快,敲得很有闲情雅致。
  第二个循环的时候鼓声加快一点速度,整个节奏也跟着加快。
  第三个循环,第四个循化速度一层层网上叠加。等到了第八个循环的时候鼓声已经急如骤雨,带动着夹子和铜锣也跟随着快到了让人手腕发酸。
  张太平敲着鼓只感觉畅快淋漓,这种能振奋人心的咚咚声很容易就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里面去。其他正在敲打的人全都如是,虽然处在大冬天之中但是每个人身上都冒着热气。
  完整地敲一遍是九个循环,本来这个应该是没有上限的,不过经过人们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总结出一般到了九个循环的时候速度就快到了人所能完好演奏的极限,再快就跟不上调子了,所以才定为九个循环为一曲。
  第九个循化的时候就有人跟不上了,开始出现杂音。凡是能将九个循环完整地敲完的人绝对算得上是个中好手了。
  最后一声结束的鼓声停下来之后,夹子和铜锣声也跟随着停了下来。所有人都喘着气,但是脸上却带着喜气。
  有一个人边喘气便说道:“大帅这鼓领得真不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