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章 沿途救人(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路上,众人的神经都紧绷着。
  “学生”政权目前对阿富汗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
  农村和郊区,他们也想控制。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长年的战乱让阿富汗烂成一摊泥,除了几个美军经营的大城市外,其余地方穷得叮当响,甚至有举村逃荒,村镇荒废的状况。
  二十万“学生”武装,想要控制全境,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何况,他们还要时时刻刻防备“北方联盟”的反扑。
  军力,其实是捉襟见肘。
  否则,他们不至于连喀布尔的日常驻防都有些力不从心。
  这一路,从喀布尔到坎大哈,看似是越来越深入“学生”的传统地盘,但是路途上依然有很多不可测的危险。
  “北方联盟”在马苏德的带领下,深谙游击战术。
  一遇到两山夹峙的地形,护送王辉的武装小队就会停车侦查,确认没有危险之后才会经过。
  刘丹以及翻译和他们交流之后才知道,“学生”曾经在“北方联盟”手里吃过很多次地形的亏,实在是怕了,不敢大意。
  还别说,这路上还真碰到过一次小型冲突,不过“学生”的武装小队显然训练有素,很快就平息了事端。
  对方拖着几个伤员就跑了,这边也没追。
  根据“学生”猜测,应该是“北方联盟”的附属势力,想要出来打秋风,恰好遇到了。
  所谓“附属势力”,有点儿像游击队。
  领头的可能是附近村镇的有身份的人,吃不了饭,就出来抢。
  反正这种事儿见怪不怪。
  比如,那群堵住了美国竞标团队的哈扎拉人,他们也就是在喀布尔近郊居住,所以还算平和。
  稍微住得远一些,铁定是和普什图人势不两立。
  要知道,“北方联盟”其实就可以算作一个“反普什图族”联盟,哈扎拉人和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一样,都是核心实力的组成部分。
  如果换一种方式比喻,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就像是游戏里的对立阵营。
  只要开着阵营战斗模式,遇到了就互杀,绝对不会出错。
  有了一次袭击,众人更加谨慎,不但放慢了行进速度,还分出一小部分武装人员打前站。
  李浩拿着那把沙鹰,弹仓满弹,保险打开,随时护卫王辉。
  叶磊丁一也同样持枪护卫刘丹。
  而闻强,留下了一张字条,早就脱离了大部队。
  没人知道他去做什么。
  王辉等人是真切体会到了战争国度的感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