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65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家兄弟都不可信,还能信谁?”
  太上皇倒是一噎,自家兄弟确实该信,可皇家的兄弟夺的不是家产是江山。
  “你既然决定就不要后悔。”
  “儿臣绝不后悔,只是还有一事儿臣要和父皇商议。”赵恒的表情郑重。
  “何事?”太上皇问道。
  “儿臣打算调定国公回京,傅家镇守西北多年,该回京了。”
  “定国公回京我没意见,定国公回京,西北你打算派谁镇守。”
  “顾大将军。”
  “不可!”大齐皇帝好不容易花了三代才将顾家战无不胜的战神之名淡化。
  他先为顾家军平反,又让顾丰生镇守西北,就不怕有朝一日被顾家反噬。
  顾家军活下来的那些将领都被派往各处,若是顾家重掌军权,便是埋下了祸根。
  “父皇,若顾家这样的忠义之士都要反,那儿臣大概也不配做这个皇帝。”顾家的家谱向上追溯三百年,都是忠臣名将,这样的家族才当得起大齐楷模。
  第904章 以讹传讹
  “你已决定好,又何须和朕商量。”太上皇终于动了怒。
  从祭祖到他退位,再到如今让顾家重掌大齐兵马,他分明是一步步计划好的,当了皇上,还是这般任性妄为。
  “父皇,儿臣……是来取帅印的。”赵恒迎着太上皇的目光。
  太上皇终于摔了盏子,从祭祖回京到现在,这是太上皇第一次发火。
  常贵低头不语,孙公公,不对,如今是孙总管了,老神在在的模样和师父常贵一个样,两尊雕塑。
  当初顾老封君请旨出战,为的就是立功让英灵回故乡,可并未如愿,便交了帅印,自此顾家退出朝堂。
  “胡闹!”自从顾家交了兵权,兵马皆归皇上掌管,这是赵家得位后第一次将兵权收回。
  “父皇,主圣臣良,上行下效,各司其职,皇上既然不是万能的,为什么不能让臣子弥补自己的不足,考状元儿臣绝对不如魏铭,领兵打仗不如顾将军,让儿臣无一兵一卒前往契丹议和绝对没有陆玉庭有胜算,儿臣在这些方面不如他们,可儿臣作为帝王,应该做的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各展所长,为我大齐效力,到了如今,父皇还觉得明仁皇帝是对的吗?”皇帝什么都要操心,钱要握着,兵要握着,权要握着,养这么多大臣做什么?
  太上皇沉默了许久,挥挥手道:“罢了,如今我是管不了你了,天下既然交给了你,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太上皇说完摆摆手,要起身时赵恒伸手扶了他一把:“父皇,儿臣不会辜负你,更不会辜负天下百姓。”
  太上皇缓缓偏过头,喃喃道:“朕做了二十多年皇帝,如今也不知道孰是孰非,留给后人评说吧!”
  ……
  庆历二十六年八月初九,皇上改年号圣元,继为顾家军平反后归还顾家帅印,封顾丰生为大将军,待他迎英灵回京,再为功臣封赏。
  圣元元年八月初十皇上下诏,国子监常祭酒为尚书令,淮王赵毓任户部侍郎,肃王赵煊任大理寺少卿,青鸾封御林军统领,袁午任金吾卫统领,顾昭华任骠骑将军。
  同日,九皇叔燕王任巡按御史,代圣驾出巡,赐尚方宝剑,十日后出京。
  让所有吃惊的是,皇上封赏了自己人但并未动六部要职,比如吏部,甚至连上官峰都没有动,这让上官峰忐忑不安,不知圣心何意。
  实际上,上官峰知道自己姨娘做出那种事已经给太上皇上了折子辞官,可惜皇上未批,新皇继位后,上官峰也上了折子,可新皇还是未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