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令郎要报名乡贡?县尉诧异道。
  王哲点点头,县尉便轻轻皱起眉头,昔日在学府中,助教言及令郎天资聪颖,本官有心举荐予县令,但是他自己却不愿...
  王哲长叹,以往是他年轻不懂事,如今将要成年,在长安受了些挫败知道些自己往后的要紧事了。
  县尉搓着双手,今年开的是进士科,王公也知道,国朝凡贡人,上州岁贡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越州只有三个名额,因此使君交代了各县选拔人才务必从优。
  这个某知道。王哲转头看向门外,抬上来。
  家僮将抬入内的箱子打开,王哲拱手道:某新得了一批蜀锦,平日里没少受县尉及娘子的照拂,这些蜀锦是某的一点心意,给娘子与令爱做几件称身的衣裳,还望县尉不要嫌弃。
  蜀锦上的提花极为精致,县尉寒门出身,加之也不敢得罪山阴大族,便眯眼笑道:王公请宽心,令郎乡试之事就包在本官身上。
  犬子素来听话,读书勤谨,王某人是知道的,只是平日对她打骂苛刻了些,今日登门并非是要县尉开特例让他过试,王哲盯着县尉,按规矩行事即可。
  规矩...县尉眯起眼睛,王公放心,本官办事素来公正,参加乡试的每一个学子必然一视同仁。
  如此,王某人便也宽心。王哲起身拱手道。
  县尉抱拳拱手,他日令郎高中衣锦还乡时,莫要忘了本官这个小县尉。
  县尉乃衣食父母官,她哪里敢忘。
  投牒之后王哲于暮春之初替王瑾晨举行了冠礼,并三请泰兴延令王氏族长王德作为冠礼正宾,赐字,作为王哲独子,冠礼并未大肆操办,只请了一些居住在会稽的宗族子弟。
  三进礼最后加衣时,几个族兄堵在东门的门口不让加冠者出去,四郎穿着这身襕衫倒真有些士人模样。
  阿弟长得这般清秀,待来日高中进士于长安走马观花,必引那些仕女青睐,若能娶得相公家的女儿过门,咱们也可以跟着沾沾光。
  王瑾晨被堵住了去路,便摇头叹道:弟弟如今都这样了,诸位阿兄就莫要打趣我了。
  王三从众兄长中走出,伸手揽向王瑾晨,勾搭着肩背小声道:告诉阿兄,你突然改变主意去县衙投牒,是不是在长安遇着心上人了?
  王瑾晨侧头,旋即将兄长的手扒开,阿兄说什么呢,长安传回来的流言几位哥哥又不是不知,四郎何敢去耽误别家小娘子的青春与终生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