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60节(3 / 4)
至于林立文,则要赶在十一月之前,跟在吉州府城时一样。对各县城屯田司选拔过来的农家好手进行先一步的培训。
等到培训完后,再让之前参与了整个水稻一年两收种植的那十名农家好手带队,一并下乡教授百姓们种植技巧。
但下乡教授百姓到底是件辛苦活,且还需要教授者有足够的耐心。因此林立文为了让这些下乡人员教授百姓时能更细致有耐心些,便向崔刺史提议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薪酬补贴,以及来年百姓种植成功后的些许嘉奖。
毕竟想要下面的人做事时能卖力又尽心些,物质奖励是绝对不能少的。
而且林立文还希望哪怕他走后,这种技术下乡一对一指导的方式,以后还可以在牧州沿用,或者说是整个皇朝都能沿用。但林立文也知晓,他若是直接跟永兴帝提议在全皇朝推行农业技术下乡一对一指导方式会很难。
所以当时在牧州,林立文才会在县城城官田修建出供老百姓学技术时居住的临时宿舍,他打的便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慢慢来的主意。
“大郎思虑甚是周祥。”听完林立文的建议后,崔刺史沉默了好一会,才笑着对他这般说道:“那便按大郎你的计划行事吧。”
林立文躬身行礼:“多谢大人。”
然待到林立文离去后,崔刺史忽然长叹了一声。
冯文书关切询问道:“大人为何叹气?”
“不为何。”崔刺史笑道:“只是叹那林大郎心善。”
闻言,冯文书也沉默了。
崔刺史出生崔氏大族,家中男子做官者无数,差使官吏行事更是习以为常。对下面一些官吏者也常有嘉赏,但冲的是他们办事得力,而非林立文所挂心的,希望老百姓能更好的将种植技巧学会。
与崔刺史商定好后,林立文这边便着手准备牧州农事培训班的事了。其辖下十个县城所选拔的农事好手,也在接到府州这边下达的通知后,快速安排选拔好的人选赶至了府州屯田司来。
这些人到来后,学习兴致格外的高昂。尤其是衡县官田所派来的那些人选,每日上完课后还会仔细背诵一番。
“大郎说了,待到咱们学完,种植法子他还会找人手书一份送往各县城屯田司。”所以有人对衡县官田众人纷纷背诵的场景,很是不解。
衡县一人便道:“你们肯定都没食用过再生稻吧?”
这不废话么!
再生稻这一新奇的种植技术,乃是林大郎今年第一次在府州官田里试种出来的。据说圣上食用再生稻后大赞其味美,于是今年所收获的再生稻便全都进献给了皇室。
他们不过是牧州辖下各县城屯田司官田里的农家,别说是食用再生稻了,便是见都未曾见过。
所以江县一人便问道:“难不成你食用过?”
“未曾。”衡县那人这般回答道,然他却又说道:“虽未曾食用过,但却亲眼瞧见过。”
这下宿舍里的所有人都好奇起来,纷纷询问他是在哪里见到的。
衡县那人却没有直接回答众人的问题,反而反问大家:“你们都不知大郎原是何处人吗?”
景县一人便道:“这我当然知道啊,林大郎可是衡县人。”
这话一出来后,其余各县城农家者顿时恍然,而衡县众农家好手便皆面带得得意了起来。
原来早先林立文确实是将林家所留的粮种都带走了,但那些是经林老头他们仔细挑选出来的种子,其余一些收来的稻谷却还是留在自家。
因此今年林家便是从那些谷子里挑选出稻种,再次种植了这两种谷子。
春季时,林立文又借着巡查便带着钱秀秀回了林家村一趟,与林老头说起了这两种粮种的事,其中也包括了再生稻种植。
林家早熟田中,林老头便也请人试着种植了一波再生稻。 ↑返回顶部↑
等到培训完后,再让之前参与了整个水稻一年两收种植的那十名农家好手带队,一并下乡教授百姓们种植技巧。
但下乡教授百姓到底是件辛苦活,且还需要教授者有足够的耐心。因此林立文为了让这些下乡人员教授百姓时能更细致有耐心些,便向崔刺史提议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薪酬补贴,以及来年百姓种植成功后的些许嘉奖。
毕竟想要下面的人做事时能卖力又尽心些,物质奖励是绝对不能少的。
而且林立文还希望哪怕他走后,这种技术下乡一对一指导的方式,以后还可以在牧州沿用,或者说是整个皇朝都能沿用。但林立文也知晓,他若是直接跟永兴帝提议在全皇朝推行农业技术下乡一对一指导方式会很难。
所以当时在牧州,林立文才会在县城城官田修建出供老百姓学技术时居住的临时宿舍,他打的便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慢慢来的主意。
“大郎思虑甚是周祥。”听完林立文的建议后,崔刺史沉默了好一会,才笑着对他这般说道:“那便按大郎你的计划行事吧。”
林立文躬身行礼:“多谢大人。”
然待到林立文离去后,崔刺史忽然长叹了一声。
冯文书关切询问道:“大人为何叹气?”
“不为何。”崔刺史笑道:“只是叹那林大郎心善。”
闻言,冯文书也沉默了。
崔刺史出生崔氏大族,家中男子做官者无数,差使官吏行事更是习以为常。对下面一些官吏者也常有嘉赏,但冲的是他们办事得力,而非林立文所挂心的,希望老百姓能更好的将种植技巧学会。
与崔刺史商定好后,林立文这边便着手准备牧州农事培训班的事了。其辖下十个县城所选拔的农事好手,也在接到府州这边下达的通知后,快速安排选拔好的人选赶至了府州屯田司来。
这些人到来后,学习兴致格外的高昂。尤其是衡县官田所派来的那些人选,每日上完课后还会仔细背诵一番。
“大郎说了,待到咱们学完,种植法子他还会找人手书一份送往各县城屯田司。”所以有人对衡县官田众人纷纷背诵的场景,很是不解。
衡县一人便道:“你们肯定都没食用过再生稻吧?”
这不废话么!
再生稻这一新奇的种植技术,乃是林大郎今年第一次在府州官田里试种出来的。据说圣上食用再生稻后大赞其味美,于是今年所收获的再生稻便全都进献给了皇室。
他们不过是牧州辖下各县城屯田司官田里的农家,别说是食用再生稻了,便是见都未曾见过。
所以江县一人便问道:“难不成你食用过?”
“未曾。”衡县那人这般回答道,然他却又说道:“虽未曾食用过,但却亲眼瞧见过。”
这下宿舍里的所有人都好奇起来,纷纷询问他是在哪里见到的。
衡县那人却没有直接回答众人的问题,反而反问大家:“你们都不知大郎原是何处人吗?”
景县一人便道:“这我当然知道啊,林大郎可是衡县人。”
这话一出来后,其余各县城农家者顿时恍然,而衡县众农家好手便皆面带得得意了起来。
原来早先林立文确实是将林家所留的粮种都带走了,但那些是经林老头他们仔细挑选出来的种子,其余一些收来的稻谷却还是留在自家。
因此今年林家便是从那些谷子里挑选出稻种,再次种植了这两种谷子。
春季时,林立文又借着巡查便带着钱秀秀回了林家村一趟,与林老头说起了这两种粮种的事,其中也包括了再生稻种植。
林家早熟田中,林老头便也请人试着种植了一波再生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