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4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大臣便也纷纷与永兴帝一并说了不少夸赞严侍郎与林立文的话,毕竟吉州棉花种植成功一事,对于此时的朝廷来讲,委实当属大功劳一件。
  既是大功劳,便该对严侍郎与林立文进行嘉奖。
  所以永兴帝到底会如何嘉奖这俩人,才是群臣此刻最为关心的地方。
  但永兴帝却显然并不着急提嘉奖的事,而是又将严侍郎的奏折与林立文对北地吉州各县城农作物上的种植建议计划书,对着众大臣抛出。
  众大臣对于林立文提议北地种植大豆与水稻一事,倒未曾发表什么意见。毕竟这两样在吉州是一直都有种植的,且它们还属于民生必需品。
  只对于林立文建议的周北县可大力发展棉花一事,被单独点了出来。
  原因无他,一切皆只因周北县气候委实不佳。所以当初永兴帝在吉州试种棉花之时,几乎从未将它考虑进去。
  可如今那林立文却说,此次反而是整个吉州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且棉花质量还会更佳?
  若不是此刻有确切的棉花种植成果在前,只怕众大臣也得来上一句“信口开河”!
  自打见着棉花日渐成熟,林老二的心情便一日好过一日。
  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他家大郎的差事办妥了,也意味着他们此次吉州之行即将结束。
  “也不知道二郎长高了多少……你爷奶的身体如何了……大兄与大嫂怕是也想你想得紧了……”林老二没少对着林立文这般念叨,有时候还会说几句关于他婚事的事:“大郎,这次回去,你与钱家小姐的婚事也该办了。”
  古代老百姓生活贫苦,人均寿命也低,因此普遍都成婚的早。
  尤其是在碰上战乱之时,一些统治者为了能促进人口增长,更是下达过严苛的政令。强制规定男女多少岁之前必须成婚,寡妇必须改嫁等……若是不肯按照其规定去成婚的,那可都是要吃罪的。
  甚至更过分的如前朝,因为多年战乱,导致因此消亡的人口太大了,便还曾有过用赋税征收的办法来逼迫老百姓不停的生子的行为。比如生育一男孩,赋税征收可减免多少。生育一女孩,赋税又可减免多少。
  反正生得多才能减免的多,生得若少,那赋税能高到逼死人。
  林老头和林老太当初便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二子三女的出现。而如他们这般的家庭,还有许多。
  直到后来新的皇朝出现,虽朝廷依然很是看中人口的增长,但却未像前朝那般行事了。若不然,林立文只怕早就已经跟那钱家小姐成婚了。
  可即便如此,按照新皇朝的标准与这年代人的思想,林立文这年纪确实到了该成婚的时候了。
  待到棉花采摘完毕后,归乡心切的林老二更是喊上林立文一块,说此地皮质类比之他们衡县便宜甚多,不如多买上一些带回家。
  至于银钱,这一块不用担心。
  吉州棉花今年才刚试种成功,那些收上来的棉花也都是要充进国库里的。而进入国库后,这些棉花会像以往征收赋税时收上来的那些一样,大部分会作为军需品,补充给军队里的将士使用。所以基本上是没什么希望流进市场,售卖于当地百姓了。
  棉的价格便依旧如往常一般高昂。
  林老二完全可以用棉衣这等物品,去找城内布匹售卖店去进行交换。
  “大郎,我都问过了,便是咱们穿旧了的衣物,人家店家也是肯收的。便是那价格,给的也不低!”提前询问过的林老二,此刻一脸得意洋洋的对着林立文说道。
  毕竟是匹布可易麦子三石的地方,于当地人而言,谁若能穿着一身棉布,那将会收获众人一片艳羡的目光。所以即便是穿过的旧棉布,但也依旧值钱。而林老二他们所穿的棉衣,里面还塞满了厚实的上等棉花。
  店家收去后,即可换掉外面的棉布,便能当新棉衣售卖。也可将里面的棉花拆卸出来,将其纺织成棉布去售卖。
  毕竟物以稀为贵,又是在冬日寒冷如吉州这样的地方,便是知晓这是拿旧棉花做的,也依旧会有人抢着购买。
  林老二便建议林立文:“咱们把棉衣便都拿去换了,多换些银两来。再拿这些银两多买些皮子啊,人参啊等物件回去。”
  吉州这边因为气候问题,还生产人参。且那人参品质都还不错,便是完全不懂行的林老二瞧了,也都觉得甚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