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4 / 4)
说是中兴之主,但是按照他比照的那两个对象,群臣公认,刘辩也近似于白手起家了。
为了表明对刘辩的推崇,在天圣年间的扩军、征伐外族、于九州之外封邦建国的诸侯、大臣们,给他上了庙号,是为圣祖,加上他的谥号,刘辩驾崩以后的全称,是为圣祖孝烈皇帝。
本来嘛,正规的庙号就那么几种,像圣祖这样的庙号,和□□、高祖、世宗、高宗这样传统的、有特别含义的庙号比,就显得有些像谥号了,和后世那样喜欢搞华而不实那一套的皇朝极像,但是谁让刘辩的功绩太大,而大汉传承了四百多年,西汉、东汉的谥号、庙号加起来,传统意义上的好的庙号不就没了吗?
孝文皇帝,这个谥号给西汉的太宗刘恒了,庙号嘛,祖有功宗有德,按照刘辩的功绩,是能够做“祖”的,然而,好听的庙号,被前头几位“认为”自己功业盛大的天子们给用了,虽然后来废除了,但是给刘辩这么一位再兴大汉的主儿用别人用过的庙号,总有些不太好,于是乎,最后一群人竟定出一个圣祖来。
原本在议庙号的时候,还另外拟了烈祖、高祖之类的,后来取谥号,就直接取了孝烈皇帝。
庙号不好取,前头那些天子把什么文、景、昭、宣、明、武之类的谥号全用了,谥号就更不好取了,最后一合计,一群人就选定了原本要加在庙号里的烈字。
正所谓,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宏济生民曰烈,虽不足全然描述天子功绩,却也能让人看出其中十之二三来嘛! ↑返回顶部↑
为了表明对刘辩的推崇,在天圣年间的扩军、征伐外族、于九州之外封邦建国的诸侯、大臣们,给他上了庙号,是为圣祖,加上他的谥号,刘辩驾崩以后的全称,是为圣祖孝烈皇帝。
本来嘛,正规的庙号就那么几种,像圣祖这样的庙号,和□□、高祖、世宗、高宗这样传统的、有特别含义的庙号比,就显得有些像谥号了,和后世那样喜欢搞华而不实那一套的皇朝极像,但是谁让刘辩的功绩太大,而大汉传承了四百多年,西汉、东汉的谥号、庙号加起来,传统意义上的好的庙号不就没了吗?
孝文皇帝,这个谥号给西汉的太宗刘恒了,庙号嘛,祖有功宗有德,按照刘辩的功绩,是能够做“祖”的,然而,好听的庙号,被前头几位“认为”自己功业盛大的天子们给用了,虽然后来废除了,但是给刘辩这么一位再兴大汉的主儿用别人用过的庙号,总有些不太好,于是乎,最后一群人竟定出一个圣祖来。
原本在议庙号的时候,还另外拟了烈祖、高祖之类的,后来取谥号,就直接取了孝烈皇帝。
庙号不好取,前头那些天子把什么文、景、昭、宣、明、武之类的谥号全用了,谥号就更不好取了,最后一合计,一群人就选定了原本要加在庙号里的烈字。
正所谓,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宏济生民曰烈,虽不足全然描述天子功绩,却也能让人看出其中十之二三来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