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不想想,这都四五年没人贩茶了,海上因战争而流寇肆起,这条茶商之道,若不是宋临辞想研究航海线,不定就真的断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茶山,自然是要满载而归,前几年的旧茶加上今年的一庄子的人才勉强炒了二三百斤的新茶,茶叶难觅,阿楚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看来她是铁了心也要贩茶了。
  “当真要贩茶?”
  “当真,不然我来这里作何?我这里有五万两白银,全部贩茶所用,你只管找人帮我。”
  宋临辞盯着她道,“我还不知道我媳妇这么有钱,之前你说养我,看来完全养的起啊?”他轻笑,圈住她的身子带入怀中。
  第一次发现,这个叫阿楚的女人这般厉害,能揣着五万两白银,跟着他下海。
  “自然养得起,我这次只有小五万两白银,等贩茶之后,我要赚上五十万白银,你相信吗?”她有预感,这次肯定能行。
  若是这条航海道儿打通了,以后她就央着宋临辞这军营里弟兄们给她开道儿,他有权利,她自然得跟着会用,这才不辜负。
  “信,我媳妇说什么都信。与你五万两相比,我手中这三万两白银就显得少了些,不过,既然你能断定挣钱,我岂能错过这挣钱的机会,与你一起,装茶上船。”
  阿楚听了茶山村长说的价格自己换算了下,她手中的五万两加上宋临辞的三万两,这才八万两银子,能换到手的茶叶也才约莫八千斤左右。茶农所要交的税,阿楚是没算进去,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古来茶商利润高,其税也高。
  若是简单的拿茶叶相对与粮食来算,的确是贵了不少,要是八万两银子能买多少粮食。
  但是她也知道,这茶叶其中的利润的确之高,像她这次贩卖的那些中上等茶叶,一般茶庄卖的话,一盒子也差不多的上百两银子。
  茶商之道,利润本就高,若不是因为海寇肆起,怎生会让这条茶商之道给断了。
  谈拢了价格之后,五艘航船,只有前三艘船装了茶叶,茶山茶叶不少,尤其是这四五年累计的更多,但是他们钱少,若是钱多的话,大可以把几年前那些茶叶全部运出去,那茶叶虽是旧货,但味道丝毫不差。七八年的普洱茶饼,当属阿楚最喜欢,她用宋霍钦给的那五千两买了一些,备着自己喝,或者今后送人走礼等。
  ☆、191 亲媳妇这税也得交
  李赫带着大家往船上装茶叶,阿楚与宋临辞孙策,站在一侧,看着他们。
  村长王长根瞧着他们干站着,立刻端了茶水到跟前。这个茶可不是简单的茶壶冲泡出来,而是用精致的紫砂茶具,水烧三开,冲泡三次,只等茶色映出,才算完成了最后的步骤。
  种茶之人是最熟悉茶叶的人,也知道如何喝才是最地道的饮茶方式。
  阿楚看着王长根一个粗老汉认真的摆弄那些差距,倒是有几分样子,她瞧着喜欢,轻声道,“这小东西瞧着倒是精致,我来试试。”
  “给您,您要是喜欢呐,这整套茶具都送您。”王长根自然是高兴到不行,他们这一商船前来,买了他们茶山三五年的茶叶。
  阿楚看着他,笑着道,“那我可就真的不客气了。”
  她有模有样的冲茶,自己饮茶,不管宋临辞与孙策二人。
  宋临辞歪头瞧了过去,“真是没出息,这样的茶具回去给你买上三五套。”
  “公子您说的不对,我这个紫砂壶是景德镇烧的上好茶具,还是十几年前,一个途经此地卖瓷器的商人,他拿这些瓷器换了我的茶叶。”王长根瞧着宋临辞,十分不认同他的话。
  说要买上三五套这样的茶具,那怎么可能,你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十几年烧纸的瓷器茶具。
  宋临辞顿时无语,阿楚在一侧笑的开心。
  孙策望着他们,随即走到阿楚跟前,“阿楚姑娘,讨杯茶喝?”
  “孙先生别客气,只管喝,别嫌弃就成。”她冲了一杯倒给孙策。
  两人就这席地而坐,宋临辞站在远处,紧盯着商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