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高方平伸出两个指头道:“至少两万,否则我立即带着皇后娘一家开溜进成都,再也不出来路过了。”
  张叔夜把他的两个指头打回去,呵斥道:“别墨迹,一万五,不能再多。就把毕世静部调回来,他们原本就是京师系军队。那也是大家都认可了给你带进成都去的,在你即将上任成都府的现在,把你的军队调回来和你回合,这是合理合法,于是这么部署老夫的压力最小。此外毕世静为人稳重,真让你把刘法种师道那些刽子手弄进来,老夫也睡不着。就这样,不许再讲条件。否则老夫现在就把你捉去关起来,让你消失个一年半载的,局势平稳了才放你出来。”
  “好吧。”
  高方平原本也就打算一哭二闹的把毕世静部弄回来的,总归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在墨迹了。这已经是老张做了相当大的让步。
  起先高方平以为老陶不在了,老张会好忽悠些。结果老张他竟是比老陶还难忽悠?
  他看穿了京师系没大问题的情况下,仅仅只是不作为,那么有少量的人进来做脏活也就可以了。那就是大家的安全,否则做脏活的人一多,相反威胁到了安全,威胁到了京师系的军队,在枢密院的角度那才是出乱子。
  是的老张这个军相总体是合格的,京师系不作为并没有大问题。只要进来的外系少就容易控制,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占据极大的悬殊比例,就可以派那些不作为的、把作为的和谐了。这就是一种平衡,不作为在一些时候未必是错的。
  “还不滚你还等着领赏啊?”老张恼火的道。看起来被人来逼宫一次,他要一些时候才能平复了。
  高方平要走的时候,张叔夜又道:“回来。关于郑居中的问题慎重又慎重,不可轻易捅出来。“
  “学生明白。”高方平离开了枢密院……
  第915章一只腿不会哭
  高方平没去见蔡京,见了张叔夜就等于见了蔡京。因为现在是老张说了算。
  并且现在蔡京和张叔夜穿一条裤子,像哥俩好似的。至少关于东南系、关于道士、关于郑居中的问题上,老蔡和老张立场基本是一致的。
  道士进京就是东南系以蔡卞为首的人蛊惑圣心的产物,现在蔡京蔡卞两兄弟反目成仇。所以理论上这事老蔡比谁都捉急。他已经看到了林灵素的可拍,比他那兄弟蔡卞更加不可阻挡。
  蛊惑圣心方面,造势方面,林灵素甚至堪比小高。是此生遇到第二强劲的政治对手。这就是老蔡的心思。
  于是呢,其实蔡京当时比高方平更在意道士,这才动起了心思,把那个当初被他赶出京城去的林摅重新给弄回来了。老蔡专门安排林摅出使,显然就是要让林摅接手开封府,以林摅这个最后的京师守臣,来保护蔡京这个老相爷的最后一丝元气,保护蔡家的子弟们。
  这就是有能力的人不会被一竿子打死的原因,林摅是个有能力的人,并且性格上不待见道士,于是这种人老蔡平时虽然不爱用,但是有事的时候就想起来了。
  至于类似王祖道那类的败类,依靠溜须拍马上位的,平时当然好用,但基本上他只要让老蔡不爽一次,就是一撸到底的结局,再也起不来。
  藤元芳的命运会比王祖道好的多,那家伙他主要是没啥子能力,关键时候蔡京也不信任他能做好这个京师的守臣。于是老藤估计会升职,几个部委里挑选一个去喝茶看报做右侍郎,那就是藤元芳今生的巅峰,不会再有寸进。
  下届政府里不惹高方平的话,他老藤会平稳退休,惹毛了大魔王就会被清算,这是古今通用的政治逻辑。
  所以呢,关于郑居中叛国的问题,让老张去和蔡京慢慢沟通就行。
  这就是高方平处理郑居中问题的方式和思路,一步一步的让几个常委逐步接受这个事。当大家都认可了郑居中狗急跳墙叛国的时候,气候就基本形成了。形成了默契和气候,就会以政治的方式、用其他理由整死郑居中。而不是以国法的方式。
  因为大家都明白,皇帝、或者说大宋接受不了这种事。这种事的发生真能改变一个人,大家不想把赵佶混混沌沌又随和的性格改变,皇帝什么时候变为一个高方平似的被迫害妄想症、又没有高方平这么明断的时候,那就真是整个天下的灾难了。
  就算有高方平似的明断,任何臣子也不会希望遇到那种皇帝,因为那紧跟着就会出现各种锦衣卫东厂西厂什么的,最后皇帝会神经兮兮的连自己都开始怀疑。那显然就不是逗比的大宋了。
  现在的开封府在藤元芳的手里,他仍旧在和稀泥观望,而谁也干涉不了他。因为他的真正领导是赵佶,不是中书门下。那么对于那种官场老滑头而言,在赵佶供奉林灵素、京城都听林灵素讲经的现在,他要是会干涉道士就是天下奇闻。
  于是老藤变为了一个奇货可居、尾大不掉的存在。
  不能全怪他,人都是要讲利益的,他的确是蔡京心腹,但在老蔡几乎失去声望的现在,进可攻退可守的老藤,原则上就和高俅一样没有属性了,他只是赵佶的人。
  于是赵佶信任道士,老藤就会无条件对道士倾斜。
  作为天下州府的排头兵标杆,政治上占据半壁江山的开封府不管道士的话,也就形成了现在的乱局。
  那就谁也管不了道士了。双刃剑之一的张克公,现在认为道家威胁到了儒家,他也在追着道士咬,可惜和当年一样,他棒槌做多了,人品hp透支,现在想耍脸都没地方刷了,他连赵佶都不容易见不到,好不容易逮到了赵佶,赵佶也不会听小老张的话,多半会以打酱油的理由跑不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