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2 / 4)
听说杨从容家的在前厅,柳檀云安了心,悄无声息地进去,立在一旁“偷听”,只见柳老太爷脸上微微有些泛红,一副哭笑不得模样。
厉子期站在柳老太爷面前说道:“老师,罪不及子孙,不说顾家上下已经得了报应,一家子七零八落,只剩下一个孤儿。单说昭儿一身才华,实在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若就此糟蹋了,岂不是愧对天地造物之心?这等人才,若悉心教导,日后必成大器,将来也能为陛下为天下苍生造福。”
柳老太爷瞧见柳檀云,招手叫柳檀云做到她身边了,瞄了眼柳檀云,又瞅了眼厉子期,似是在说“你可还想着进了厉家?”,然后说道:“顾家还有百来个人,哪里就只剩下一个孤儿了?你这话岂不是太目中无人,不将现今顾家家主放在眼中?”
厉子期昂然道:“顾家家主早年与昭儿祖父有些恩怨,如今对昭儿也不过是敷衍罢了。若由着顾家如此,昭儿只怕永无出头之日。”
柳老太爷愣愣地点头,瞧见柳檀云也睁大眼睛,便伸手向柳檀云脑上轻轻拍了拍。
柳檀云目瞪口呆地听着厉子期滔滔不绝地说着顾昭之才如何难得,将来怎样堪当大用,心想厉子期也算苦主,话里话外却巴望着顾昭出人头地,相较而言,她私心里就怕顾昭功成名就了转而来寻他们报仇,十足是小人心态;且柳老太爷顾忌人情顾忌小顾氏,对着顾昭面上照拂一二,也显得不够诚心诚意。
柳老太爷问柳檀云:“你见你厉叔叔如何?”
柳檀云叹息道:“厉叔叔叫宠坏了。”这宁折不弯兼大仁大义的性子,不知惹下多少仇人,若没有柳老太爷庇护,早死在谁手上了。
柳老太爷笑道:“你说的是。”说着,打量着厉子期,见他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处处都似写着“忠厚”两字,便开口对厉子期道:“你怪我气量不足也好,心胸狭窄也罢。便是日后顾家跟柳家又亲如一家,这口子也不能从我这边打开。你要收了昭儿做学生,便收了就是。只是早先我说给你的话不是儿戏,你自己个思量吧。便是你与我绝了师徒之情,我也不会难为你。”
厉子期不敢置信地看着柳老太爷,说道:“学生还当能说服老师摒弃一己之私,为陛下留住可用之才,不想……”
柳老太爷叹道:“我年纪大了,为了陛下奔波一生,自问上对得住陛下,下对得住祖宗。”
厉子期忙道:“学生不是这个意思,学生是说,昭儿一心向上,又实在是个至诚至孝之人,不该这般蹉跎了。”
柳老太爷说道:“你自己怎样想,便怎样做吧,便是你我不再为师徒,旁人问起,也只管说我气量小,容不得顾家人功成名就。”
厉子期忙道:“老师……”
柳老太爷不疾不徐地道:“你仔细想想。”
厉子期扑腾一声跪下,昂首道:“老师,学生一生只求无愧于心,若屈从了老师,只怕……”说着,眼圈一红,似是不忍做出抉择。
柳老太爷道:“你去吧,领了顾昭走吧。”
厉子期磕了头,起身之后,又回头看了眼柳老太爷,然后就向外去了。
柳老太爷问柳檀云:“你瞧着你厉叔叔如何?”
柳檀云笑道:“厉叔叔知道祖父一向疼惜他,虽是执意要收顾昭做学生,但心里只当祖父一时想不开,因此等着祖父您大彻大悟,收回早先的话呢。”说白了,还是被柳老太爷宠坏了,只当柳老太爷会无止尽地帮他。
柳老太爷叹道:“看来我要做一个狭隘之人了。”虽有些小题大做,但厉子期这么个性子,迟早惹出大祸,如今柳家是非多,家内之事尚且应付不暇,若再加上外头的事……想着,又有些犹豫,毕竟师徒多年,且素来就喜厉子期这么个铮铮汉子,于是想着不如叫厉子期吃一堑长一智,稍稍改了这个性子,便提笔给何老尚书写信,才落笔,又想起何老尚书正忙着教训何家的不肖子孙,也无暇顾及厉子期;又觉厉子期想对了,他确实不忍看着他被人攻讦。
柳老太爷提着笔,停了又停,半日摇头叹了口气,搁下笔,见柳檀云看他,便笑道:“我们姑娘看什么呢?”
柳檀云笑道:“看祖父如何犹豫不决呢。”
柳老太爷啐了一口,提起笔,又去写折子。
柳檀云过去看,见开篇便是柳老太爷自陈年纪大、丧母之后无心上进的话语,心里泛起嘀咕,随即又瞧见柳老太爷下头要将爵位传给柳仲寒,心里一跳,面上微微发烫。
柳老太爷知道柳檀云在看,便说道:“趁着我还硬朗,且将这位子给了你二叔,这也算是名正言顺。后头我也能说得上话,免得我闭了眼,不能动弹了,你二叔……”想着柳檀云总能听得懂他的话,便点到为止,不再说下去。
柳檀云心想柳老太爷这话有道理的很,这爵位总不能越过一辈人传到柳清风身上,总要迈过柳仲寒这道坎。虽想说指不定柳仲寒得了爵位,便想永无后患地对柳老太爷下手,但又觉柳老太爷跟柳仲寒总是父子,自己若说这话,未免就有离间柳老太爷跟柳仲寒父子之情的嫌疑,于是便没开口。心想若是柳仲寒当真敢对柳老太爷下手,便是柳老太爷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她也要叫柳仲寒血债血偿,想着,就靠在柳老太爷身上不言语。
柳老太爷扭头看了柳檀云一眼,轻笑一声,接着写下去,心想若如此能安了柳仲寒的心,叫他别再生事了就好。
75以退为进
柳老太爷打定主意要将爵位荫给柳仲寒,盘算着如此一则安抚了柳仲寒,二则能够循序渐进地将爵位送到柳清风手上,就写好了折子叫柳思明亲自送给何老尚书,请何老尚书转交上去。 ↑返回顶部↑
厉子期站在柳老太爷面前说道:“老师,罪不及子孙,不说顾家上下已经得了报应,一家子七零八落,只剩下一个孤儿。单说昭儿一身才华,实在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若就此糟蹋了,岂不是愧对天地造物之心?这等人才,若悉心教导,日后必成大器,将来也能为陛下为天下苍生造福。”
柳老太爷瞧见柳檀云,招手叫柳檀云做到她身边了,瞄了眼柳檀云,又瞅了眼厉子期,似是在说“你可还想着进了厉家?”,然后说道:“顾家还有百来个人,哪里就只剩下一个孤儿了?你这话岂不是太目中无人,不将现今顾家家主放在眼中?”
厉子期昂然道:“顾家家主早年与昭儿祖父有些恩怨,如今对昭儿也不过是敷衍罢了。若由着顾家如此,昭儿只怕永无出头之日。”
柳老太爷愣愣地点头,瞧见柳檀云也睁大眼睛,便伸手向柳檀云脑上轻轻拍了拍。
柳檀云目瞪口呆地听着厉子期滔滔不绝地说着顾昭之才如何难得,将来怎样堪当大用,心想厉子期也算苦主,话里话外却巴望着顾昭出人头地,相较而言,她私心里就怕顾昭功成名就了转而来寻他们报仇,十足是小人心态;且柳老太爷顾忌人情顾忌小顾氏,对着顾昭面上照拂一二,也显得不够诚心诚意。
柳老太爷问柳檀云:“你见你厉叔叔如何?”
柳檀云叹息道:“厉叔叔叫宠坏了。”这宁折不弯兼大仁大义的性子,不知惹下多少仇人,若没有柳老太爷庇护,早死在谁手上了。
柳老太爷笑道:“你说的是。”说着,打量着厉子期,见他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处处都似写着“忠厚”两字,便开口对厉子期道:“你怪我气量不足也好,心胸狭窄也罢。便是日后顾家跟柳家又亲如一家,这口子也不能从我这边打开。你要收了昭儿做学生,便收了就是。只是早先我说给你的话不是儿戏,你自己个思量吧。便是你与我绝了师徒之情,我也不会难为你。”
厉子期不敢置信地看着柳老太爷,说道:“学生还当能说服老师摒弃一己之私,为陛下留住可用之才,不想……”
柳老太爷叹道:“我年纪大了,为了陛下奔波一生,自问上对得住陛下,下对得住祖宗。”
厉子期忙道:“学生不是这个意思,学生是说,昭儿一心向上,又实在是个至诚至孝之人,不该这般蹉跎了。”
柳老太爷说道:“你自己怎样想,便怎样做吧,便是你我不再为师徒,旁人问起,也只管说我气量小,容不得顾家人功成名就。”
厉子期忙道:“老师……”
柳老太爷不疾不徐地道:“你仔细想想。”
厉子期扑腾一声跪下,昂首道:“老师,学生一生只求无愧于心,若屈从了老师,只怕……”说着,眼圈一红,似是不忍做出抉择。
柳老太爷道:“你去吧,领了顾昭走吧。”
厉子期磕了头,起身之后,又回头看了眼柳老太爷,然后就向外去了。
柳老太爷问柳檀云:“你瞧着你厉叔叔如何?”
柳檀云笑道:“厉叔叔知道祖父一向疼惜他,虽是执意要收顾昭做学生,但心里只当祖父一时想不开,因此等着祖父您大彻大悟,收回早先的话呢。”说白了,还是被柳老太爷宠坏了,只当柳老太爷会无止尽地帮他。
柳老太爷叹道:“看来我要做一个狭隘之人了。”虽有些小题大做,但厉子期这么个性子,迟早惹出大祸,如今柳家是非多,家内之事尚且应付不暇,若再加上外头的事……想着,又有些犹豫,毕竟师徒多年,且素来就喜厉子期这么个铮铮汉子,于是想着不如叫厉子期吃一堑长一智,稍稍改了这个性子,便提笔给何老尚书写信,才落笔,又想起何老尚书正忙着教训何家的不肖子孙,也无暇顾及厉子期;又觉厉子期想对了,他确实不忍看着他被人攻讦。
柳老太爷提着笔,停了又停,半日摇头叹了口气,搁下笔,见柳檀云看他,便笑道:“我们姑娘看什么呢?”
柳檀云笑道:“看祖父如何犹豫不决呢。”
柳老太爷啐了一口,提起笔,又去写折子。
柳檀云过去看,见开篇便是柳老太爷自陈年纪大、丧母之后无心上进的话语,心里泛起嘀咕,随即又瞧见柳老太爷下头要将爵位传给柳仲寒,心里一跳,面上微微发烫。
柳老太爷知道柳檀云在看,便说道:“趁着我还硬朗,且将这位子给了你二叔,这也算是名正言顺。后头我也能说得上话,免得我闭了眼,不能动弹了,你二叔……”想着柳檀云总能听得懂他的话,便点到为止,不再说下去。
柳檀云心想柳老太爷这话有道理的很,这爵位总不能越过一辈人传到柳清风身上,总要迈过柳仲寒这道坎。虽想说指不定柳仲寒得了爵位,便想永无后患地对柳老太爷下手,但又觉柳老太爷跟柳仲寒总是父子,自己若说这话,未免就有离间柳老太爷跟柳仲寒父子之情的嫌疑,于是便没开口。心想若是柳仲寒当真敢对柳老太爷下手,便是柳老太爷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她也要叫柳仲寒血债血偿,想着,就靠在柳老太爷身上不言语。
柳老太爷扭头看了柳檀云一眼,轻笑一声,接着写下去,心想若如此能安了柳仲寒的心,叫他别再生事了就好。
75以退为进
柳老太爷打定主意要将爵位荫给柳仲寒,盘算着如此一则安抚了柳仲寒,二则能够循序渐进地将爵位送到柳清风手上,就写好了折子叫柳思明亲自送给何老尚书,请何老尚书转交上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