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楚腰 第97节(2 / 4)
倒也不是生了什么寻死觅活的念头,他自知自己并非那等多情人,富贵闲人才有伤春悲秋的资格,他这样的,便是死了,也不能一了百了。他死了,北地这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怎么办,陆家怎么办,母尚在,妻孱弱……永嘉与他虽生嫌隙,但他护她周全之心,一如当初,他死也死不清静的。陆则虽是他一手教养出的,他知道自己这儿子多有本事,他要是死了,他拼死也会扛住这些,但他是老子,哪有当老子的一了百了,把烂摊子甩给儿子的,这样没担当的事,他也做不出。他便是给陆则留,也是给他留一个人心安定的陆家军,断然不会让他接一个摇摇欲坠的烂摊子。
只不过,他那时,确有几分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意兴索然,乃至于那样命悬一线的时候,走了神,受了伤。
自他想通这出,便也尽力开解自己,边关九镇,皆治于他麾下,庶务繁杂,即便各处设官,他也不得空闲,一忙起来,倒也不去想那些了。
但这些话,他自不会同陆则讲,如今听他这些关切话语,心中确得了莫大的安慰。
永嘉与他之间,留下的到底不全然是坏的,与他,陆则这个儿子是他最大的骄傲,想必于永嘉,大抵也是如他一般的。
这般想,竟也给自己寻了安慰了。
陆勤都觉得自己有些可笑,但到底是没有笑的,只颔首,语气和缓下来,“你说的这些,为父知道。你在京中,无需惦念北地,有我,自保北地太平。另有一事,我知你爱重你那妻子,也不愿催促于你,她亦年幼,但子嗣一事,你既是打定主意不肯纳妾的,就还需得上心。这世上之事,并非事事能如你所愿,我是你父亲,自是盼你万事遂心,平生无憾,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不愿逼迫施压。我总归是盼你们夫妻能好好的。”
他与永嘉多年夫妻,落到如今境地。但总盼着,他与永嘉的儿子,不要步他们的后尘。
说罢,陆勤便抬手,拍了拍儿子宽阔的肩,声音难得温和了一回,“走吧。替我照顾好陆家,照顾好你祖母,”顿了顿,语气平静地接着道,“……照顾好你母亲。她生你不易,你多孝顺她。”
话毕,父子于里亭处分道,一个朝北,回宣府,一个朝南,往保定府的方向去。
而此时的京中,惶惶了数月的朝堂,难得地和缓了下来。
前有西山塌山、保定地动,后有疫病和秀才状告太子奸淫其妻一案,这接连不断的事情,已经令一向因有卫国公镇守北地而安于一隅的朝廷官员们,人心惶惶了,即便是不喜管事的宣帝,都焦头烂额,一改往日做派,日日夙兴夜寐,动不动就诏人议事。
直到数日前,一封来自宣府的奏本,几乎以日行千里的速度,被送进京城,局势才骤然缓和了下来。
宣帝看过奏本,长吁一口气,甚至喜得站起身,不住地道,“甚好!朕就知晓,既明善战,朕把三大营交给他,果是没看走眼!”
说罢,也不管还在的官员,叫了身边的高长海,“去,派个人,去跟永嘉公主传个信。既明离京这样久,她定是担惊受怕许久了。”
高长海自是跟着笑,这么久,可算是见着皇帝龙颜大悦了。立马应下,“奴才这就派人去,这就派人去。”
宣帝又坐下,看那奏本。近来虽是多事之秋,但实际上,真正令他日夜难安的,只有一桩,那便是来自蒙古铁骑南下的威胁。
说难听些,城郊的时疫,轻易传不到宫里来,对他而言,不算威胁,至多是那些遭疫的百姓,但在亡国的威胁前,这都是小事。
至于太子,他的确对太子大失所望,民间的议论,也一度让皇室蒙羞,但他已经命都察院和大理寺彻查。况且,他尚是春秋鼎盛的年岁,太子行迹荒唐,他有的是时间教导他,再不济,太子当真无药可救,另立又是什么难事?
他后宫之中,不正有正为他怀着子嗣的后妃?
比起亡国,这些都不值一提。宣帝数月的烦恼一扫而空,大抵是好事成双的缘故,原先糟心事一件件来,如今却是倒着来了。
城郊的疫病遏制住了。
……
江晚芙是在抄经的时候,被老夫人派来的人,给请过去的。
她最近除了管着府里的中馈外,其他的时间,都用在了抄经上。她也知道,求神拜佛未必有用的,拜菩萨有用的话,那世间哪来的疾苦,不人人都事事顺心了,但什么都不做,心里又止不住的空,权当求个心安了。
她到了福寿堂。除了老夫人,江晚芙的婆母,永嘉公主也在。两人听到她进门的声音,都抬眼看过来,倒把江晚芙看得心里猛地一跳。
实在是最近的事情太多了,闹得她都有些草木皆兵了。
陆老夫人招手叫她过去。
江晚芙应了一声,走过去的时候,看了看祖母和永嘉公主的神情,见二人神色,一个慈眉善目含着笑,一个眸色中带着些许柔和,并不像出了什么事,倒像是……像是有什么喜事?
“好孩子,”陆老夫人拉过阿芙的手,哄孩子般拍了拍,笑着道,“刚才宫里来消息,国公爷跟二郎在宣府打了胜仗,陛下已经打算诏他回京了。还有你阿弟,时疫已经控制住了,再过几日,他便可以回府了。” ↑返回顶部↑
只不过,他那时,确有几分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意兴索然,乃至于那样命悬一线的时候,走了神,受了伤。
自他想通这出,便也尽力开解自己,边关九镇,皆治于他麾下,庶务繁杂,即便各处设官,他也不得空闲,一忙起来,倒也不去想那些了。
但这些话,他自不会同陆则讲,如今听他这些关切话语,心中确得了莫大的安慰。
永嘉与他之间,留下的到底不全然是坏的,与他,陆则这个儿子是他最大的骄傲,想必于永嘉,大抵也是如他一般的。
这般想,竟也给自己寻了安慰了。
陆勤都觉得自己有些可笑,但到底是没有笑的,只颔首,语气和缓下来,“你说的这些,为父知道。你在京中,无需惦念北地,有我,自保北地太平。另有一事,我知你爱重你那妻子,也不愿催促于你,她亦年幼,但子嗣一事,你既是打定主意不肯纳妾的,就还需得上心。这世上之事,并非事事能如你所愿,我是你父亲,自是盼你万事遂心,平生无憾,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不愿逼迫施压。我总归是盼你们夫妻能好好的。”
他与永嘉多年夫妻,落到如今境地。但总盼着,他与永嘉的儿子,不要步他们的后尘。
说罢,陆勤便抬手,拍了拍儿子宽阔的肩,声音难得温和了一回,“走吧。替我照顾好陆家,照顾好你祖母,”顿了顿,语气平静地接着道,“……照顾好你母亲。她生你不易,你多孝顺她。”
话毕,父子于里亭处分道,一个朝北,回宣府,一个朝南,往保定府的方向去。
而此时的京中,惶惶了数月的朝堂,难得地和缓了下来。
前有西山塌山、保定地动,后有疫病和秀才状告太子奸淫其妻一案,这接连不断的事情,已经令一向因有卫国公镇守北地而安于一隅的朝廷官员们,人心惶惶了,即便是不喜管事的宣帝,都焦头烂额,一改往日做派,日日夙兴夜寐,动不动就诏人议事。
直到数日前,一封来自宣府的奏本,几乎以日行千里的速度,被送进京城,局势才骤然缓和了下来。
宣帝看过奏本,长吁一口气,甚至喜得站起身,不住地道,“甚好!朕就知晓,既明善战,朕把三大营交给他,果是没看走眼!”
说罢,也不管还在的官员,叫了身边的高长海,“去,派个人,去跟永嘉公主传个信。既明离京这样久,她定是担惊受怕许久了。”
高长海自是跟着笑,这么久,可算是见着皇帝龙颜大悦了。立马应下,“奴才这就派人去,这就派人去。”
宣帝又坐下,看那奏本。近来虽是多事之秋,但实际上,真正令他日夜难安的,只有一桩,那便是来自蒙古铁骑南下的威胁。
说难听些,城郊的时疫,轻易传不到宫里来,对他而言,不算威胁,至多是那些遭疫的百姓,但在亡国的威胁前,这都是小事。
至于太子,他的确对太子大失所望,民间的议论,也一度让皇室蒙羞,但他已经命都察院和大理寺彻查。况且,他尚是春秋鼎盛的年岁,太子行迹荒唐,他有的是时间教导他,再不济,太子当真无药可救,另立又是什么难事?
他后宫之中,不正有正为他怀着子嗣的后妃?
比起亡国,这些都不值一提。宣帝数月的烦恼一扫而空,大抵是好事成双的缘故,原先糟心事一件件来,如今却是倒着来了。
城郊的疫病遏制住了。
……
江晚芙是在抄经的时候,被老夫人派来的人,给请过去的。
她最近除了管着府里的中馈外,其他的时间,都用在了抄经上。她也知道,求神拜佛未必有用的,拜菩萨有用的话,那世间哪来的疾苦,不人人都事事顺心了,但什么都不做,心里又止不住的空,权当求个心安了。
她到了福寿堂。除了老夫人,江晚芙的婆母,永嘉公主也在。两人听到她进门的声音,都抬眼看过来,倒把江晚芙看得心里猛地一跳。
实在是最近的事情太多了,闹得她都有些草木皆兵了。
陆老夫人招手叫她过去。
江晚芙应了一声,走过去的时候,看了看祖母和永嘉公主的神情,见二人神色,一个慈眉善目含着笑,一个眸色中带着些许柔和,并不像出了什么事,倒像是……像是有什么喜事?
“好孩子,”陆老夫人拉过阿芙的手,哄孩子般拍了拍,笑着道,“刚才宫里来消息,国公爷跟二郎在宣府打了胜仗,陛下已经打算诏他回京了。还有你阿弟,时疫已经控制住了,再过几日,他便可以回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