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中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上北京一趟的叶永捷瞅了眼,直呼道:“这哪是红薯,营长,你把红薯打扮成红薯大姑娘了。”
  一个个,全是陈顺和杜蘅亲手擦净的面泥。
  够两位老嬢嬢吃个秋天。
  秋收后,随处可见妇女们一手拿搓好的棉花,一手拿纺锤在拧线,晒秋日太阳,在家门口拧线,说闲话。
  电机轧棉花轧得本就不正常的电更不正常。
  没人埋怨,因为今年老天给了个好脸子,家家户户收成都不错。
  家里棉地收完,陈顺一人包揽砍柴的活。
  各种柴里,属棉花柴最好烧,比玉米秸、高粱秸经烧,火也好,不扎手,直接用叉子往灶眼里送。每年砍下的棉花柴,陈顺都会给自家和爹妈家备足柴捆。
  转眼到中秋这天,也是陈母生日。
  秋分才过,下了两场雨,凉意渐重。
  今天兄弟俩值厨,玉莲在后院洗尿介子,陈父出门去取专门请人给老妻做的生日花馍,陈母带着杜蘅在小屋里做月饼。
  四斤的面,一斤的油,一斤白糖,三样东西和在一起。今年月饼新模子是杜蘅做的兔子,才扣出两个给两个小不点玩,宝路也说要,陈母马上做了一个,倒扣出来给女儿。
  “妈,烙饼的锅烧好了。”
  “三啊,快来看你媳妇模子印出来的兔,多有意思。”
  母亲招手,陈顺甩净手上的水,侧身进屋。
  他一进屋,两个小不点立马围上去,要三叔抱抱。
  陈顺没偏心,一手一个。
  把孩子抱起来,两个小孩咯咯直笑。他先看了一眼专注在压面团的杜蘅,手边洒了薄粉的圆肚簸箩上躺着一只,两只,三只,一堆长耳朵大眼睛兔子,和她一样,一副乖相。
  临出门那会儿,杜蘅说是做来哄孩子的。
  婶婶对两个小侄女言出必行,说雕个兔子就雕个兔子。
  陈顺贴上来,厚着脸皮问她:“什么时候也哄哄我?”
  两条胳膊突然攀上来,环住他,一眼把他看热了。耽误有一会,裤裆里的东西才算老实下来。
  外头敲门声突然响起,有些情急。
  宝路两手干净,认为是爹回来了,自告奋勇去开门。
  没多久,杜蘅就听见少女扯开嗓子喊:“嫂子,快来呀,是华老师!”接着一句怀疑的惊问,“……老师,你没事吧?”
  杜蘅立刻放下模子,小跑出去。
  外头天黑,借着灯影,她看见一身尘泥的红霞,半身衣服是脏的,下巴破了块皮,血痂凝固,眼睛却像点灯一样,全是顾盼生辉的光彩。
  自行车撇到地上,一股风似的扑到她面前。
  身段漂亮,像杜丽娘还魂。
  杜蘅连忙为她掸灰,凑近看下巴的伤口。华红霞满不在乎,没事,一点没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